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透露了哪些信息?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6955446/answer/28324355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降首付比,那是刺激你加杠杆;
降利率,那是让银行们少赚点。
独独不敢谈降价。

我一直觉得:很多问题,站在债务的角度,更清晰。例如土地财政,就是土地的债务化。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城,要大建,要楼堂馆所路桥港,要体制工资,第一步就是用土地去借钱。第一步不是直接卖地。基建、配套服务、区域内交易还很低,这个时候卖不上价。先借一笔,把当地建设建设。架子好看了,再卖一部分。但也只是卖一部分,同时还得继续拿土地、拿地方信用去借钱,好在当地搞更多眼花缭乱的建设。因为土地是有限的,起码用地指标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整体收益,不能只借一波钱、价格只抬高一次,就把手上的土地全卖了。要循环往复地“借钱——抬价——卖地——再借钱”,这样才能让手上越来越有限的土地,反而有越来越高的估价。这就是一个以土地为载体的发债机制。所以也别怪许带老板们高负债高周转搞出2万亿的坑,开发商和地方是这套机制的一体两面,都是自己人。债,总是要有人还的。谁还?你买房,你还,你是这个链条的终点。把在地方、银行、开发商这几个有限个体中循环的庞大债务,切割分摊到数百万数千万个人身上。巨额的少数个体债务,变成了海量打工人每月还房贷的稳定扣款,高风险瞬间成了低风险,垃圾债就成了优质债。能稳定收钱的债务,其实已经不算债,而是优质的现金流资产。银行也很开心。你看,精髓就在这:不要成为链条的终点。那些早早就买房的人,能吃到地方抬价的红利,他们不算终点;眼下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买房的人,他们很多人会成为这份债务的终点,握在手上十几二十年。但这套玩法,基本上碾碎了低成本生活的可能。16年提到一个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说人话就是拉低在医保、养老、公共教育、廉租房等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如果能做到(或者做到一部分),那低成本生活还真有希望。上海城乡养老金最低1300元一个月,如果你老家也能发到500元一个月,你老家的老年人一定更敢花钱。但在土地财政抬价的压力下,基本公共服务不可能做到均等化。因为要想让土地呈现价格上的差异,那就必然会产生公共服务的不均等集中,不然土地的溢价从哪来?房价不仅吃掉了打工人的工资剩余,实际上还吃掉了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回到债务上。以前债不用还,整个循环的终点处挤满了人,债可以停留在账面上,大家赚利息和房贷。但现在终点处人越来越少。11月的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32.3%,前11个月前100房企的销售额下降了42.1%。住宅出让金降幅32.1%,卖地收入又占地方综合财政的近50%。终点处没人接盘了。于是债就变回了债,债主要拿回现钱、不敢出借新钱。哪怕借也要拉高成本,要么是利率,要么是风控审批。神州处处催还款,天下宴席总须散。于是这场债务游戏的主角们——各地地方——开始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什么展期二十年、表演式复工、城投底价拿地,该来的都来了。严控、松绑、全面取消限购、鼓励购房。房地产也是22年的经典发卡弯之一。对购买第一套房的当然要大力支持,多少债务等着这些人去接。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财政部「重申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如何看待此事发展?

谢邀。你去翻文件,最近五年内,哪份文件写了上头要为下面的地方债进行兜底、刚性兑付、无限担保?但这不妨碍地方债在这五年内翻番。17年16万亿,22年35万亿(不计隐形),地方政府债券现在是我国债券市场的第一大品种,占比24.8%。其实在17年11月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已经明确说了一句话:打破刚性兑付。说人话就是:我公家的债也不保还,特别是地方的,特别特别是小地方的。18年8月13号,国内第一笔城投债违约: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121526/answer/28338298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五家渠市的融资券“17兵团六师SCP001”,5亿,利率5.89%,在这天没给钱。

信用等级AA级,直接违约。

违约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地方财政直接把城投债融来的钱给花了。

发债方六师国资,形式上是企业,实际上在17年底为地方财务局拆解了50.89亿元,占净资产的34.32%。

而五家渠市在17年的财政收入不到20亿,支出却超100亿。

现在回头看,这第一笔城投债违约,和现在大量地方上处于悬崖边缘的隐形平台债,非常相似:

一,市场对政府兜底有盲目信心。你是国资嘛,你怎么会不还钱?

(隔壁那个展期二十年的:老子只给利息,也可以算还了嘛)

二,消息非常不透明。

8月13号违约,8月6号还发保证顺利兑付的公告,8月10号还开了该债券的持有人会议,在此期间对可能违约的消息只字不提。

三,借钱就是拿去给地方财政花,赚钱能力只有一句“政府信用”,也就是各级兜底。

四,收支明显不合理。

那为什么市场还这么喜欢买城投债?

因为真的兜底了嘛。

六师国资这笔,13号违约,15号全额支付。专家的解释是:“延期兑付的主要原因是发行人内部财务管理上的疏漏”。

你看,这叫技术性违约,不能算实质性违约。

22年8月29号,兰州城投的19兰州城投PPN008,也违约了。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121526/answer/28338298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然后当晚8点半左右,专门开通大额支付,兰州城投的钱到账了。噢耶,都是技术性违约,不是实质性违约。前者是还得起钱,只是财务操作有瑕疵而已。什么违约?我们从来没有违约过。我信你个大头鬼。分明就是凑不到钱,炸一炸逼上头来擦屁股。其实不是没有管,上头一些部门还是有基本的财务理性的。例如14年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启动债务置换,也就把犄角旮旯里巧立名目的隐形债务,置换成标准债务。以路人甲名义借的钱,转成白纸黑字地方政府借的钱;私下签的几张纸,放到上清所,搞独立托管,让市场来评估这债到底值不值钱。到17年时,起码置换出了12万亿的地方隐形债。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合规化的开始,也能稍稍遏止住地方滥负债的势头。但土地财政不动,一样的本质如何带来不一样的变化?要棚改、要交通大建、要基础民生,17年专项债开始爆发。专项债的好处在于:不在赤字内。建医院养老院没有钱?可以发债嘛。19年专项债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了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领域。于是22年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冲到了35万亿水位,比14年多了25万亿。上头是肯定不会兜底的。“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中央财政不救助”、这话说了五六年了。况且现在每年都得花个三十来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缺口就有个六七万亿。如果算广义赤字(例如划拨国营资产填社保这种),那估计22年的缺口在7.5万亿到10万亿之间。地方债的这个屁股,实在擦不动。而且22年的土地财政降幅,至少让整体财政降了10%以上;23年又是内外双降,到处都指望上头多负债来刺激增长。在原则上、长期上、短期上,都没空来擦这个屁股。这就是我去年年初说的,“城市大逃杀”。省际竞争下沉到城际竞争,谁有能,谁就能拿到上头手里宝贵的余额、信用、指标。典型如县级城镇化的要求:谁能把更多农村户籍“转”入城市,谁就能拿到更多配套投资。这对于那些产业效率低的、本地交易量低的、转移支付和土地财政依赖度高的、行政开支大冗员严重的、人口投资双流出的中小城市,是警钟。换言之:德式那种普遍小城路线,早就错过了;现在的路线就是保大城,保住几个东京。我还是昨天那句话:个人不要成为这场债务链的终点。不在债务淤积地区买房,是一步;远离债务淤积地区,也是一步。因为除了让你背房贷,还有很多办法把债务砸下去,例如本地公共服务的大规模缩水。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如果社会上的债务出现大面积逾期会发生什么?

谢邀。

70%的负债人发生违约…

这问题描述莫名让我想到这个画面: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6137522/answer/28359482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是信用的坍塌。说白了就是普遍放弃增长预期,社会整体从心理到行为都完全转入存量环境。你谁也不信,只信现钱。甚至连钱也不信(毕竟这只是个记账符号),你只信实物。不过照题目的说法,有70%的负债人违约,那这个社会转化已经实现了。紧接着是现金流的坍塌。照《2021年中国杠杆率报告》的数据,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是154%;照前段时间中财办的说法,房地产贷款加上以房地产作抵押品的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9%;照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估算,我国地方政府平台债务占GDP约40%。(《张明:漫谈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换言之:多数企业和地方,本质上是资不抵债。企业靠贷款融资和周转过桥,地方靠土地财政和转移支付。他们能存活至今,活的是预期:企业希望未来能以更低成本卖出更多产品和服务,否则他们前期的投资(地租/设备/原材料/人员)就是纯亏;地方希望未来能继续卖地和拿各级补助,否则来年的预算要大砍,很多工资发不出,很多项目要停。现在你告诉他们,有70%的负债人不还钱了。单房贷那块,就相当于贷款余额总量的三成。哪怕我给你封个顶:假定这70%的违约,在神奇魔法加持下,并不会触及到中央债务信用。那整个社会面的现金流也基本垮了。大量企业和地方被催收、停贷、要求补充抵押物(类似爆仓)。轻资产企业大概率就直接跑路,制造业资源业会割肉,关停厂房、转让矿权;地方会硬气点,摆烂。但社会融资的希望也没了,本地民生第二年全面停摆;迅速出现普遍失业,劳资矛盾严重深化;整个社会的交易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到处都是卖出。即使有点捡漏买进的,也会在70%违约的庞大做空压力下被砸崩。然后就进入一轮资产崩塌,也就是再定价。违约说到底,就是交易不合理,我不还钱了,我不继续交易了。那一定是交易的资产本身、以及交易机制(包括交易成本)都出现剧烈变化。于是所有人都会自觉寻找新时代下的真资产,以及新共识认可的交易机制。例如:买你妹的房,爷屯米;信你妹的转账,银行都快撑不住了,拿一袋子钱当面换。甚至钱也不信,拿一袋香烟来换;人也不信,天知道你会不会带一群小弟直接把我的米给抢了。(安全的交易环境崩塌)搞不好还得依附于一些原生态的黑社会组织,上交大量保护费后(交易成本),在黑社会的监督下双方完成交易。什么房价股价交易所电子支付,恍如隔世。那些依附在旧有资产和交易机制里的财富,实体的和劳动的,大多数就在资产再定价的过程里蒸发了。整个过程充斥着痛苦。正常生活,断链;多数人的财富,废纸;非常依赖经验和数据积累的现代化体系,尤其是工业,至少倒退一轮工业革命;货币和商品流通效率暴跌,恢复速度严重放缓;有效的社会治理处于崩溃边缘。某种意义上,这就是硬着陆的最坏剧本。当然,现代财税体系下,你要搞出70%的违约,大概只能在tno剧本里。图一乐就好。但是:普遍违约所产生的连环爆炸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缩小范围,咱这有些地方其实已经出现了区域性苗头。例如某些行业的政府订单突然暴跌(从订单量看就是70%违约),导致关联工厂的资金断链,于是开始违规裁员遣散。又例如部分城市的土地财政大跌,也可以看做“原本的还贷人消失了70%”,然后就是本地体制内工资大砍和既定项目停摆违约。暂时还是局部性的,只发生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还是可以用全国性的财政手段来平抑。能抑住多少,就是今年“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的核心。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如何看待中国2022年出生人口很可能高于1000万?中国人口继续增长?

谢邀。我还以为我眼花了…翻了一下近十年的结婚对数和新生人口:13年,结婚登记1347万对,新生人口1640万人,其中一孩数量约1050万人;14年,1307万对,1687万人,其中一孩约970万人;15年,1225万对,1655万人,一孩约880万人;16年,1143万对,1786万人,一孩约970万人;17年,1063万对,1723万人,一孩约724万人(二孩数量首次超过一孩);18年,1011万对,1523万人,一孩约630万人;19年,947万对,1465万人,一孩约593万人;20年,813万对,1202万人,一孩约550万人;21年,764万对,1062万人,一孩约470万人。15年取消一胎,16年17年全面二孩。当时的卫计委还很乐观: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105672/answer/28391010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105672/answer/28391010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结果十三五才两年,出生人口就砸到1500万水位。事实证明:即使放开生育限制,红利也只维持了三年左右,一孩的刺激仅仅维持了一年。而一孩又是核心指标:一孩数据最能反应多数人的生育意愿。如果一孩数据萎缩,那么二孩数据很快也会伴随萎缩(就像19年后的数据)。一孩数据才是多数家庭的真实。一孩下降,说明家庭单位总量在减少,这对于生育率而言是致命的。22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73万对,预计全年在700万至710万对之间。粗暴地算,22年再乐观,出生人口大概也就980万人左右。我完全没算经济下行对生育的打击。要是这也能给我搞出1000万以上的新生人口数据,那也太蔑视群众智商了。有些胖友就不要挣扎了,22年就是我国人口巅峰。咱要面对的已经不是少子化老龄化,而是“逼近韩国的少子化”和“迈向重度老龄化”。24年老龄化水平预计超20%,35年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54年超40%进入超级老龄化。全世界还没一个国家进入过40%的水平,这个船新剧本离现在也就三十来年,在读我这篇文的小胖友完全能亲身体验到。体验一下100个劳动力抚养80个老年人口。体验到的时候,也是你我要领养老金的时候。觉得这个太远,那35年30%老龄化,离现在也就十二年,是你我青中年承担社保大头的时候。而且你我的整个中老年直到嗝屁,必然处于老龄化社会里,因为估算要到本世纪末,我国老龄化水平才能小降到47%左右。大概也就十年,我们会逐步迎来一个超稳态社会。有流动性的、有活力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社保开支挤压,产业与职业之间的收入固化,资产价值稳定且固化。不谈下大棋的事,很多你我在国家少年期里学到的东西都会过期作废,包括就业行业、资产配置、城市选择等。指望靠修饰一两年的数据就萌混过关,太甜咧。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2023 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即将上线,多地气温暴跌20℃华北或迎初雪,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713510/answer/28387232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河北山西的取暖问题。前几天的人民网评文章:《“煤改气”岂能“改没气”》隆冬腊月,河北多地居民却无法正常使用天然气。“无法做饭,无法供暖”“家里有小孩子,做饭都成问题”“白天只有三餐做饭供气,晚上一停就是一夜”……近期,多位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遭遇天然气限购、停气等问题,河北多地官方对此作出回应。从范围来看,此次事件涉及邢台市、邯郸市、保定市等多个地区,涉及面大、影响人数多。从时间来看,早在2022年12月18日,就有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投诉,大半个月的时间里,相同的投诉多次出现。从官方回应来看,河北多地共同指向了同一个目标——中燃公司被指在河北全省范围内气源合同量不足,供气量与需求量间存在缺口。资料显示,中国燃气是国内最大的跨区域综合能源供应及服务企业之一,在全国运营超过1700家公司,拥有660多个具有燃气特许经营权的管道燃气项目,并在华北地区“煤改气”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综合网友投诉来看,自2022年供暖季以来,河北多地就频繁出现天然气限购、不定时停气、燃气质量下降等问题,主要供气公司正是中燃公司。“煤改气”成了“改没气”,这到底是为什么?中燃公司表示,企业亏损严重,今年购气资金更加紧张,从上游采购气量减少。企业亏损、资金紧张、采购量减少,在这个逻辑链条中,停气限购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但却经不起推敲和追问——居民需求是稳定的,合同关系是确定的,燃气公司为什么没有量力而行,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同样面对这种质疑的,还有鹤岗一家供暖公司。1月4日,黑龙江鹤岗宝泉岭一家供暖公司发布的“限热停热”紧急通知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通知称,从去年煤价就开始暴涨,该公司曾多次向鹤岗市、宝泉岭园区办等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调价或补贴,但是始终没有答复。公司无法继续供热,通知居民提前做好防寒防冻措施。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自供暖公司的一纸通知却令人如堕入冰窟——明知天寒地冻仍执意抽身而退,分明是挟民生以令补贴。无论企业经营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这种半路撂挑子的做法都难言厚道,不是摆明了把居民当成随意揉捏的“软柿子”吗?两起事件,暴露出一种问题:某些企业虽然从事着公共事业,但却全无公共意识,甚至不惜绑架公共利益谋一己之私。上游的压力是未知的,下游的需求是确定的,当企业无视上游压力而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的时候,固然可以理解为市场反应迟钝,但也未尝不是对公共利益的漠视——在某些人眼中,用户不是需要服务的对象,而是跟相关部门讨价还价的“筹码”。冬季供暖不能令人寒心,事关公共利益,此风万不可长!人民网对此的评论意见是:“全无公共意识,绑架公共利益而谋一己之私,无视上游压力盲目扩大经营。”似乎只是企业的责任。恰好,前段时间缓则财新也做了关于河北今冬取暖问题的专题报道,并且深挖了产业层面的原因:《河北多个农村地区天然气断供限购 “煤改气”后气源供应不力》目前,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的主要矛盾在于,上游气源单位按照非居民用气价格给下游城燃公司供气,但城燃公司的终端销售价格受管制,只能按较低的居民用气价格结算。同时,进口气价还在飙涨。一位地方城燃企业负责人对财新透露:“今冬,城燃公司要求上游气源单位按照居民用气价格结算农村‘煤改气’用户气价,但是上游供气方不同意,没能给足城燃公司农村‘煤改气’的居民用气量,导致下游城燃公司断供。”随着全国“煤改气”接近尾声,市场红利基本退去。“很多小燃气公司现在是硬着头皮在干,它们花一两百万元拿下特许经营权,又从银行贷款,本来是搞工程赚快钱,然后转手卖出,压根没想要经营,也不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一位熟悉河北城燃市场的人士称。简单说,是这么个事:一,煤改气启动前期,为了快速完成任务,河北地方上引进了大量小工程单位来参与改造。只要把管道入户,工程方一户就能分到2500元左右。但工程方要负责该地的供气运营。于是大量工程企业下场,交了大约100万至200万的经营许可权费用后,下乡改造赚快钱。到21年6月,河北完成了1125万农户的煤改气。二,河北地方并没有承担全部的民生成本。居民用气是比市场价便宜的,因为有补贴。而在20年至21年的采暖季里,河北农村煤改气用掉的67亿方里,只有30亿方执行居民用气价,37亿方执行市场价。换言之:工程方(兼运营方)要用市场价去买那37亿方,再以居民用气价卖给农户,中间损失自己承担。这些运营方希望上游以居民价和自己结算,但上游——也就是中石油——不同意。于是他们又找河北地方。照文件来说,河北地方是保暖保供的第一责任人。收效甚微,我估计河北也没钱。三,自22年2月俄乌战争以来,我国天然气进价涨幅约32%,进口量减少9.7%。而我国的天然气对外依存量超过40%。于是形成了一个无奈的局面:一,煤改气后,华北多地农村拆炉扒灶,禁止烧煤烧柴。所以烧气,不仅是取暖,还得用去做饭、烧水、洗澡;

二,生活成本拉高。以农民日报22年2月的调研报道为例:一般农户过冬烧煤成本在2000元左右(大概四个月3吨煤);煤改气后,户均烧气成本在5000元至6000元,烧暖和了要7000元。而补贴到手平均大概在1500元左右。三,大量供气运营方的关闸限购。居民用气价是定死的。为了控制亏损,许多供气方选择限购。有的是每月限购100方、有的是每次限买50方。以180平米的居住面积为例,每天包做饭/取暖/洗澡在内,大概需要20方。烧煤烧柴是要被罚款的。于是很多农民选择了不取暖,把有限的燃气留给做饭洗澡。他们要以这个状态去迎接新一轮的降温,我觉得这是要关注的。毕竟已经三年了。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713510/answer/28387232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济南发布方案「今年新生二孩三孩, 3 岁前每月补贴 600 元」,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919269/answer/28402916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字词。(小将干杯.jpg)经济学里有个“瓦格纳定律”:经济增长会带动政府增长。在这个基础上,有学者做出了社会福利制度层面的引申: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导致民众对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需求的增长,从而推动政府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由此导致政府增长。说人话就是:民富了,政府就要在社会福利上多花钱。一般认为:“瓦格纳增长期”发生人均GDP1.2万美刀至2.4万美刀之间。康康日本。以15年不变价美刀计算,日本大概是在68年达到人均1.2万美刀。(当年价是1451美刀)那年日本正处于奥林匹克景气中(64年东京奥运会),64年至69年间,有五年的增速超10%。68年时更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在战后形成基本福利,即“福利前三法”:46年的生活保护法、47年的儿童福利法、49年的残障者福利法。进入六十年代后,社会福利的保障力度开始加速,陆续出台了“福利后三法”,即:60年的精神薄弱者福利法、63年的老年人福祉法、64年的单亲母子福祉法。73年日本修订了老年人福祉法,建立了老年人免费医疗体系。一般以这一年视为日本的福利社会元年。日本的不变价人均GDP在88年超过2.4万美刀。从立法角度看,日本由兜底性质的福利转向普惠式福利,确实是在六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完成,符合瓦格纳定律的大致范围。八十年中后,日本对社会福利的立法讨论已经从普惠式转向精细运营。例如不止讨论发多少钱、给多少免费服务、建多少养老院幼儿园,还要深入到护理体系的人员培训补贴和产业研发投资。再康康韩国。同样以不变价计,韩国是94年人均GDP超1.2万美刀。(当年价是1.04万美刀)熟悉五学的胖友知道,这段时间就是JS(金泳三)和DJ(金大中)时期。金泳三的社会福利工作不算多,他忙着锤军政府残留势力,并顺便把各个财阀拿捏一边。(此处应有小将表情包:权力无限.jpg)预防失业的雇佣保险算个政绩。98年上台的金大中多些。他提出了与劳动关联的社会福利,即“生产型福利”。例如99年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法、建立国民医疗保险管理工团、增加国民年金与雇佣保险的覆盖率等。而且是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推行的,顶着IMF的自由主义金融整改要求。03年上台的卢武铉再进一步,以03年的保健福利白皮书为标志,卢武铉把金大中的“生产型福利”提升到了“普遍性福利”,并强调“国家责任”与“国民参与”的并重。07年建立老人长期保险法,算韩国福利社会完成了普惠结构。韩国的不变价人均GDP是10年超过2.4万美刀的,也基本符合。但要注意:日韩的福利社会改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68年有全共斗,70年有全泰壹。日本反应算快的(毕竟也算亚洲工运发源地,什么没见过),社会福利出台的比较及时。韩国军政府残留不少,于是催生出了民主劳总这类战斗力极强的组织。韩国能有现在的基本福利框架,他们才是首功。咱这缺乏集体协商机制,那就让现实说话吧。例如生育补贴。昨天也写了。在17年,政策制订方依然相信:只要放开限制,就会多生。在经历了18年200万新生人口的暴跌后,学界已经有很多关于补贴生育的讨论(任泽平梁建章这年已经在热聊人口话题了),补助还在讨论中。倒是各地开始了打着“人才引进”旗号的房地产抢人运动。一直都不急,于是五年间新生人口下降700万,远超正常工业化教育普及化的生育率跌幅。直到这两年发现跌幅实在不回头,特别是一孩和育龄妇女数量的双跌。部分地区终于开始了本地的生育补贴。例如攀枝花和温州龙湾的二三孩每月补500元。开了个好头,但是还不够。因为人口流动决定了地方补贴的上限:人口流入地一般也是资产和消费的高价区,补贴成本高,效果差;人口流出地的补贴成本倒是不高,但娃一长大就去外地大城市,把消费和税收一并带走。本地只能赚这个娃小时候的红利,还得赔上青少年期的医疗教育成本。上限低,所以补贴意愿不强。所以,希望在各地做出真金白银的表态后,上头能跟上。实现普惠式的生育补贴,以户籍平等的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并且纳入中央财政。地方愿意补贴多少是地方的财政考量,上头要有上头的责任。不夸张地说:从财政角度看,生娃对个人的收益越来越低,对国家的债务循环价值越来越大。从利从责,都应该尽快出台福利性质的普惠立法,不能再把这事当KPI一样摊到地方。总之,咱们是站在了福利社会转型压力期的前夜。生育补贴、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金,这些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筹码又不多,只能耗。希望不要空耗这个窗口期。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如何看待中国2022年出生人口很可能高于1000万?中国人口继续增长?

我记得知乎有人做过归因,目前的低出生率主要原因如下:

1.计划【】导致的育龄女性数量大减

2.高婚育成本导致的结婚和生育意愿低迷。

第一个问题理论上就是无解的,过去三四十年里少生的娃你不能无中生有变出来。第二理论也看不到解决方案,【】压根不敢把住房价格降下来,因为降下来就是比日本恶劣得多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所以,对于这个注定结果,当然是敲锣打鼓庆祝 一番,末了盖个写着【】的裹尸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