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岁东北失独妇女自杀身亡,夫妻俩患多种疾病负债十几万,自称「活不起」,反映了什么问题?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0313961/answer/12740012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相信我,咱们这,送终靠孩子。

在我小时候,听过不少老人喝药的故事。

和大众想象的不同,很多老人不是偷偷一口灌下去一了百了,而是全家通知到,做好准备。

多数是不治之症。还有很多是老年病长期无人照顾,最后严重恶化导致生活质量极度底下,这在青壮年集体出外务工的农村并不罕见。

一般会有一两天家庭团圆,打着做寿的名义,儿辈带着孙辈来见老人。孩子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开心地吃喝玩耍。

老人见完孩子后,送个红包,让媳妇女婿把孩子带走,关上门,和自己子女交代好后事。后事交代好,子女围着,低声哭作一团。老人或坐或躺,拿起桌上的瓶子,一口喝下。

其次清晨,就可以发丧了。

当然,这是体面的家庭。不体面的,知乎现在年轻人太多,不说,说了怕你们睡不着觉。

12年前,武汉大学的刘燕舞老师负责了一项调查:《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这份研究后来诞生了很多名言:

“我们这里就没有老人正常死亡的”;

“我们这的老人都有三个儿子,药儿子、绳儿子、水儿子”(分别指喝药、上吊、投水);

“(老人自杀率)至少30%,还是保守估计”。

就单看这三行字,你就能猜出报告内容有多沉重。

报告里明确指出:老人其实不想死,但是想要降低老人的非正常死亡率,就要让老人不饿死、不病死、不寂寞死。

当时国家推行的新农保,每月只有55元,足以让一大批农村老人放弃自杀的念头:“终于有人管我们了,那就多活两年”。

报道里当事人不幸的地方是:虽然她是城市退休人群,但是下岗、失独与疾病,基本打垮了她城市条件的全部优势。

某种程度上,她比不少农村老人还要不幸,因为连走之前交代后事的人都没有。

这大概不会是一个孤例,城市老人的自杀率在2000年后也有过一段上涨时期,在08/09年城市医保体系初步建立后,势头才得以遏止。

但考虑到现在医疗领域的国退资进大趋势,这个稳定的势头恐怕不能太乐观。

不用看别人,看韩国。韩国老人自杀率长年世界第一。韩国自杀率已经是经合组织的冠军常客,18年自杀死亡1.367万人;而韩国老人的自杀率常年是韩国平均自身率的两倍。

不止是韩国,日本也一样。B站有个NHK的经典老纪录片:《无缘社会》,建议一看。

喏,城市化的极致。

解决的出路和农村老人自杀问题一样:不饿死、不病死、不寂寞死。

城市老人如今饿死不至于,最大的自杀诱因就是久病厌世与家庭纠纷,病死与寂寞死。

病死不是说要永生,我们都是会死的。病死指的是面临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的疾病,有无系统手段进行临终干预,关怀治疗。这样即使是得了绝症,也可以安稳体面地走。

这个领域,我国基本上是空白。因为我国医疗面对长期基础病的支撑还在起步阶段,谈临终关怀显然有些奢侈。

寂寞死则更是我们的特色。虽然东亚三国都是极低生育率,但是我们因为一孩政策的原因,导致未富先老,还没有足够的资源,就已经没多少年轻人了。

那就更不可能把宝贵的年轻人力资源投入到养老产业中,这就导致现有养老服务的价格高涨,不是普通人能够支付得起的。

报道中的当事人失独,可以说是遭遇了最彻底的打击。要知道即使子女无法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能帮忙在病床上翻个身,下楼扶一把,也是好的。

就算久病床前无孝子,有好过没有。

所以不要看不起那些拼命生孩子的农村与城市底层。就算你现在是他们收入的十倍五十倍,等到大家都七十岁时,真说不好谁生活质量更好。

因为从各个角度来看,在不改良分配、无法获得外部空间的前提下,国家能提供的资源就这么多,其他资源只能投入到产业发展与国防等战略领域里。

日本如此富裕,尚且有大量孤独死;韩国新晋成为高收入国家,还是老人自杀率世界第一;我们底子就这样,奢望不了太多。

总有很多人,会成为时代的代价的。

所以有时候,最愚昧的,也可能是最智慧的。

此文读罢胸口发堵,不写了,就这样吧。

寒冰射手曹草草(曹丰泽)是怎么找到女朋友的?

曹博是一流做题家。他高考裸分在山东也能考上清华,就是上不了土木。山东考生一听土木毕业后去“工程局”就燃起来了,体制内!管工程!曹博直博成绩是全院非结构专业最高分,提前一年做完实验发表论文,要不是怡情他就提前毕业了。

曹府是“大国营”福利天堂里的工贵。曹老夫人像许多满洲夫人那样热爱用蕾丝布饰妆点家居,连电灯开关都不漏下,就像领主夫人们几十年如一日用繁复的镂空雕花装饰城堡,发展出哥特风格。多年前曾经有个海淀辅导班请曹博当学员鼓励师——兼职班主任,周薪四千,他嫌影响生活没去。

曹博长得像朱一旦,他身高一米九二,当倒班炼化工人也有媳妇。曹博在工科男里算是有才情的,穷游罗马尼亚和北极,在北极开过出租车;《学婊李霸天》现在还在b站挂着。曹博健身房动物,每天锻炼两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一百年;他本科阶段就因为线下暴论去工字厅喝副部级下午茶,男性性魅力的重要部分“侵犯感”他也不缺。

所以曹博士不但找到了女朋友,在他夫人之前还有别的女朋友,还能携夫人邀请勃勃的梦中情人一起去水库野餐。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0560234/answer/12763003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镇做题家」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6278645/answer/12770159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

民国时期的穷人家孩子,父母种田,家里老人至多活到五十出头,家里兄弟姐妹没等到学龄就夭折大半。他靠奖学金跟省主席、大军阀的子弟念同一所学校,如今是大学里最有风度、最受人尊重的终身教授,学校为他举办的寿辰晚会在网上直播。家风延续,他的后代里每代至少一个教研室副主任。

家里没饭吃被迫从军的文盲泥腿子,进城前在军政大学学习了三个月,老师一本正经强调,“进城后不要在电灯泡上对火点烟,不要在抽水马桶里淘米洗菜”。结果进城后,他在刚刚接收的工厂会议室众目睽睽之下,念叨着“城里的灯头咋朝下呢”,就把嘴上叼着的烟卷对上了。几十年后,群众评价他是“懂业务、没私心”的好干部,“比现在这些不宜讨论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你只要足够优秀、内心足够强大,很快就能利用你的做题优势,解决新近遇到的题目,赢得另一个考场的考试。

如果你么那么强大呢?很简单,现在考试规则变了,由你自己选择新的考场。

你从小镇到县城有难度吗?身边谁家在县城没有个亲朋呢?你做过这么多题,连这种题都做不好?要是再优秀一点,或是进入有族亲帮衬的领域,从小镇到市里、省城,量力而行。或者你在某方面有优势,可以利用优势在新环境跟那里的原住民联姻,取舍对方的短处,为的是尽快融入新的规则。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不要急于求成。

“小镇做题家”本身就是夸大焦虑的概念,只要你足够优秀,或是足够灵活,没有你做不了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