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b站视频《沉浸式感受北京四中2023春季舞会》?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1428102/answer/29543869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增量情绪转入存量情绪。

很多人提到了《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是个网络名篇,我当年在猫扑上看过。

但现在回想起来,这篇文所描述的剧情,很可能是眼下诸多年轻小胖友所求之不得的:

农村户口,苦学十几年,放弃几乎所有娱乐和课外兴趣,考入上海这类一线大城的大学;

掏空全家积蓄交学费(四年下来四五万元,在当年是农村家庭十几年积蓄);

在大学和初入职场时,为自己的土得掉渣而自卑。因为不会用电脑、没见过mp3/Walkman、没去过大超市,非常不适应城市生活;

最终读完硕士,毕业出来拿到年薪七八万元的工作,终于可以和城里出身的同龄人坐在一起喝咖啡。

是,我不否认这是个非常双城记、且不忘来时路的叙事。但是、但是:

硕士毕业后迅速找到工作;

这篇文章发布于04年(大概),那时全国年可支配收入是5700元左右(一整年),上海中环还有很多六千一平的房子。

在今天看来,只用十八年时间,就能从农村进城上海,并拿到上海社平工资的两倍多(换今天要35万年薪起);

如果买房意识强,这种人今天在上海可能已经有两套以上房产,身价极大概率是过1500万元的(而且比三四线房产更好变现)。

这是个典型的增量情绪。

虽然你我起点不同,但因为有增量,我只要抓住这些增量,就能走到和你平齐的起跑线上。

然后07年,情绪起变化。

那时有另一篇名文:《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如果说上一篇文聊的是“进城”,这一篇聊的就是“留下”。

文章大意是:我毕业后惶恐地找工作,为了留京;你无忧无虑创业,抓住风口;

我爹妈在烈日下为了省三五百块农机钱而耕作,我不能失败;你失败了只是回家躺着;

我进了外企,有带薪年假和出差五星级酒店,你去了国企,我以为咱俩打平;

结果很快你就买了房,老婆可以做家庭主妇;而我和我女朋友则必须双职工,省钱买房。因为三年里,北京房价从7500一平涨到了1.4万;

我和你的差距是家庭出身、生活方式、财务观念,我要用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才能跨过这道鸿沟。

我的努力属于我自己,我不是为了和你喝咖啡。

这里的情绪已经变化了:我很难通过努力,来走到和你平齐的起跑线。

比04年时低了一层。

但当时文章把希望放在下一代:

差距固然存在,但并不令人遗憾,正是差距和为弥补差距所付出的努力,加强了生命的张力,使其更有层次更加多元。

可以想见的未来是,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相聚于迪斯尼(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讲起父亲的故事,我的那一个,虽然不一定更精致更华彩,无疑曲折有趣得多。

那个故事,关于独立、勇气、绝地反弹、起死回生,我给不起儿子名车豪宅,却能给他一个不断成长的心灵。我要跟他说,无论贫穷富贵,百万家资或颠沛流离,都要一样地从容豁达。

我是走不到你的起跑线,但我的孩子会有希望。

好,现在的情绪是什么?

不生了。

从“我能和你坐在一起”、到“我们的孩子能坐在一起”、再到“爷不生了”,一层层往下坠落。

当然,还是有不少进城新人在生娃,不过他们也是鸡娃主力,他们还在焦虑下一代能否保持父母的阶层。

我是十几年前大学看电影时,才知道老美高中生有舞会(忘了是舞动天地还是歌舞青春)。

当时第一反应:真好啊,咱将来也整一个。

因为电影里拍的也不是什么贵族学校,就是老美普通公立学校的普通孩子,想跳就跳了。

那时心想:咱这的小胖友上学时就只读书,没有个人兴趣也不擅长社交,木的很。

我到广院时,发现校内有不少歌舞社团(我校特色),还可以选修国标探戈等交际舞,感觉非常新奇。

要是以后越来越多高中能搞这种活动,年轻小胖友不就比我们更自信、更张驰有度么?他们的情感和婚姻也会比我们更加自然坦诚。

当然,我现在不是这么想的。

高中舞会没毛病,毛病是:开高中舞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成为少数群体的特权。

不是他们主动垄断,而是多数学生越来越卷,反向衬托出了这种特权。

就像超过十天的长假出行,没人拦着你旅游,但能有普遍长假制度的国家就那些。

所以德国人满世界跑,最后在数据上形成某种垄断(18年德国出境旅游支出仅次于中国,八千万对14亿)。

北京四中这个视频的大火也一样:

多数不是反对高中舞会,而是本能地感觉到,这样的生活离自己遥不可及,对自己的下一代(如果有的话)可能也是奢望。

自己已经走不到那条起跑线,下一代大概率也够不到,鸿沟。

这就是转入存量情绪了。

增量环境里,情绪总体是包容:你有你的好,饿我苦一苦,也会有我的好,我甚至有可能会追上你;

对于那些我有可能触及的生活,我当然会包容,毕竟我将来可能有机会消费到。

但存量环境里,情绪是对立的:你的好和我没关系,我无论如何努力,你我都是两个世界。

我理解你,分不到一点好处;我批判你,至少今天的生活压力能找到一个出口。

所以你的那些高级快乐,最好别让我看到。

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随手一拍一键上传,流水线小哥也能看到大趴体的金醉,看到他这辈子和下辈子都无法触及的世界。

这对于停滞且高消耗的生活是沉重一刀。

你快乐了,我呢?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湖南5人被查!

湖南高速养护工程有限公司衡阳项目部原主要负责人姜绩余接受监察调查

湖南高速养护工程有限公司衡阳项目部原主要负责人姜绩余涉嫌严重违法,经湖南省监委指定邵阳市监委管辖,邵阳市监委指定新邵县监委管辖,目前正接受新邵县监委监察调查。

湖南省耒宜零道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耒宜分公司副总经理罗泽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湖南省耒宜零道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耒宜分公司副总经理罗泽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湖南省纪委监委指定邵阳市纪委监委管辖,邵阳市纪委监委指定新邵县纪委监委管辖,目前正接受新邵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湖南三和通信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湖南三和通信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湖南省纪委监委指定邵阳市纪委监委管辖,邵阳市纪委监委指定新邵县纪委监委管辖,目前正接受新邵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北盛路产养护管理所副所长罗德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北盛路产养护管理所副所长罗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湖南省纪委监委指定邵阳市纪委监委管辖,邵阳市纪委监委指定新邵县纪委监委管辖,目前正接受新邵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新邵县纪委监委)

平江县南江镇党委书记林石柏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平江县南江镇党委书记林石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平江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林石柏简历

林石柏,男,汉族,1978年2月出生,本科文化,湖南平江人,1998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平江县思村乡、安定镇,平江县纪委监察局工作,曾任平江县人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平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平江县大洲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平江县安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平江县福寿山镇党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2022年3月至今任平江县南江镇党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平江县纪委监委)

如何看待海南对民营企业家推出“四不原则”,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391144/answer/29581845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摆动。想起前两年刚三道红线时,房地产商这边想降价去库存,有备案限价拦着;那边找银行借钱,银行纷纷以合规为名紧闭大门。那时全网畅想国资房企能用广厦千万间来俱欢颜。现在三道红线虽然还在,但银行们被摁着头向房地产放钱,少爆一个是一个。又想起那时的“反垄断元年”,一罚就是几十个上百个小目标。又是全网畅想:是禁止跨业经营、还是整顿以垄断地位盘剥派遣工和小商户?现在社区团购都做烂了,快递老哥等派遣工还是靠自费商业保险。想起停版号的那段时间,有个做游戏的胖友九曲十八弯,找到了一个专家,问:“啥时候新号能下来?”专家淡然吐出一口烟:“不知道”。他解释:他这是诚实的回答,因为真特么不知道,熬吧。江浙厂二代,雄心壮志接班,打算整点边缘计算来升个级,提点效率也薅点补贴羊毛。一纸环保合规,懵了。于是跑上跑下,在“要不要陪他们改下去”和“要不要搬厂”之间纠结。正常的钟摆是有根线的,运动轨迹大体上能预判;咱这很多政策摆动,就是手掌翻一翻。不好预测,只好整底线思维:这片产业快扛不住了,所以估计会调整,吧?我觉得摆的那方,感觉应该很爽。观诸君皆如我掌中物尔。但被摆的那方,很绷,就像陪着个双相情感障碍,不知道啥时候会笑啥时候会疯。少数头部企业能提前收风,但绝大多数企业,哪怕你年营收几个亿,也很难搞到这种信息渠道。所以普遍没“长性”,不搞过重过长的超前研发,等待文件,等待戈多。把现成的快速转化为市场应用,行,因为回报周期短,风险低;憋个大招,不行,文件的稳定期可能就半年,明年这事还能不能做,两说。于是憋大招的压力被扔给了国企/机构/大学,你们的稳定性够长,你们搞。但这些组织的试错边界窄:几千万买设备,可以,反正设备总在那里;给科研民工万把块钱月薪,万一没成果,这算不算国有资产流失?能憋,但憋不快。于是摆动之下,只能靠定向的大力出奇迹来争取产业升级。现在又绷了个笑脸。该搞钱了,冲吧(无慈悲但其实多数都呃呃。老板:你笑的样子很可爱,可我还是记得你不笑时的表情,难忘;普通人:这个笑容好像是用我堆起来的?也有一块真心笑开颜的老板,不过那些是带老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好搭个顺风车。法这个字,据说原来长这样:灋。

由三个部分组成:三点水、廌、去。

这个“廌”,据说是古代的一种神兽。头上长角,谁理亏,就用角杵丫的。

神兽只认理,谁被杵了就滚蛋,像平整的水面。

这就是法字的另一种写法,给我再打两勺酒,上一碟茴香豆。

2023 年 1-2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 22.9% ,传达出哪些信息?如何解读?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093850/answer/29576307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19年1月至2月,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的利润总额是5681.9亿元;20年,3005.7亿元;21年,9294.2亿元;去年,8759.2亿元;今年,5837.8亿元。先看各个行业的情况,这个可以拿来做就业参考:电力热力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3.1%;电气机械和制造(例如发电机变压器)增长41.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增长8.6%;通用设备制造(例如锅炉挖掘机)增长0.2%;煤炭开采和洗选下降2.3%;农副食品加工下降6.3%;专用设备制造(例如工矿设备)下降8.9%;纺织业下降3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例如水泥)下降39.2%;汽车制造业下降4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6.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7.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7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均由盈利转为亏损。41个工业大类,在19年1-2月时,有20个利润同比增加,20个利润下降,1个持平;今年同期,有10个增长,28个下降,1个减少亏损,2个转亏。再看个大面:19年1-2月时,规上工业用109.7万亿元的总资产和62.4万亿元的总负债,实现了14.8万亿元的总营收;今年同期,是156.5万亿元的总资产和88.91万亿元的总负债,实现了19.3万亿元的总营收。19年1-2月时,规上工业每百元资产可实现80.9元营收,库存周转天数19.3天,应收账款回收期57.5天;今年同期,每百元资产的营收是74元,库存21.9天,收账66天。其实官方解读说的对:“尽管工业生产有所回升,但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一是疤痕效应,要修复去年被破坏的产业循环和市场信心,内需和投资在观望;二是缓治旧病,例如土地财政;三是逆风,美联储“计划衰退”带来的外需转弱,和国际政治与本土成本叠加的产业转移。共振了。再抽象点地说:我们过去形成了大量“传统”发展模式,例如卖地、缺乏孵化中小企业的银行和金融体系、大量就业由民间中低端出口和制造业承担,等等;这些模式的弊端在一个倒霉的节点上交汇;更倒霉的是,这些模式本身的修复能力很差;而为了暂时顶住,还不得不继续在这些模式上继续投入资源,指望那些很差的修复能力能顶住。难度从骑士板甲换成了坦克装甲,但我手上没有穿甲弹,就只能暂时买更多加特林子弹,先突突着。于是房地产各种新政放宽、重复基建还是得做、越南的订单也得抢一抢。今年延续了财政刺激力度,所以小低谷还是能熬过去的。但核心问题和三年前一样:你得整点新东西。例如中央政府负债来实现福利国家转型,代偿损失的消费信心;规范市场管控的同时拆除行政垄断围墙,给服务业和内容消费放行;建立风险权益清晰的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进退机制,从合法破产开始,培养本土对创新企业的风投意识。说白了,给钱、放手干、讲规矩,总得做一样。不夸张地说:咱14亿人,任何制度上的改革都能汇集出庞大的增量。按亿算的大学生,如果有廉租房和基本失业补助,我相信他们接散单赚外快都能赚出个新世界。以创新的增量去擦传统模式的屁股,才能擦出反弹增长。单纯恢复越来越低效的传统模式,下一轮周期要付出的成本会更高。当然,这要魄力。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未来十多年,预计每年将有 2000 万左右退休人员,「退而不休」或成常态,「低龄老人」如何再就业?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519000/answer/29596790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要催生催结婚、把更多债务以房贷等形式摊下去,就是“大龄青年”;要延迟退休金发放、尽力维持劳动力存量,就是“低龄老人”。运笔之妙,存乎一心。很多回答都说了:这事完全不必纠结。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就有5.5亿人。这些人老后,估计届时每月也就领个三五百块钱(现在是130元上下)。这点钱足以逼他们“退而不休”,不劳费心。其实现在已经是这样了。前程无忧发过一个《2022 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68%的老龄群体有强烈再就业意愿,其中34.3%的最主要原因是“补贴家用”;被问及再就业的主要开支时,37.7%是用于日常生活开销、21.3%是养老储备、18.3%是为子女分担压力。旅游等娱乐消费的只有8.3%。这展现了一个让人情绪复杂的画面:对于起码三分之一的老人,他们的第一再就业动力是维持生活;第二是存钱,为干到干不动时存棺材本;第三是帮衬子女,大概率是掏空了六个钱包。哪里“休”了?这让我想起这两年的“建筑业清退超龄工人”,很多地方的用工年龄上限压到55岁到50岁。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可以理解。年纪大,反应速度下来了,在工地上确实危险。但我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已经41.7岁,40岁以上的占比51.8%。50岁以上的占比27.3%(没有单独统计60岁以上)。这些大龄民工不是热爱工地,而是没有社会保障兜底。他们必须趁还有力气,把不能动的时候的钱给赚了。于是赶紧打个圆场:你们不要一刀切呀。

话很好听,但有安全监管的硬性指标在,如何不一刀切?最后这些大龄民工只能回户籍所在地想办法,因为大城市的本地初老就业岗位,不会向他们开放。不是“退而不休”,是“退而不能休”。考虑到城乡养老金差距、以及大量小城和农村在未来二三十年的缓慢衰败,这必然到来。看韩国就知道了:13年时,韩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就业约275万人;今年2月,达到577万人,而韩国总人口也才将将5200万人。13年时,韩国总和生育率1.18,咱现在是1.15。也就是说咱十年内起码翻番。不是什么“看仓库的老大爷”这种,而是像现在自媒体猎奇韩国的老年快递员、老年看护工、老年技工。现在媒体“着急”,讨论“老年人如何再就业”。这不是讨论老人,因为有大把老人不得不再就业。这是在放风试水,进一步拉高用工年龄上限。虽然劳动法现在定的是男60女50,不过多数企业35岁就动刀,体力劳动也会卡在50岁。35岁这道坎,不在这个话题里。因为这批人需要放开市场和产业升级,媒体聊不动。体力劳动好聊点。老后再就业,如果参照日本,可以把薪资砍到三分之一。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519000/answer/29596790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不就达到泰国越南的青年薪资了嘛。

虽然劳动效率有折损,但如果企业愿意配合,搞不好能把这块存量挖出点新增长。

或许智能制造会有个“老年车间”的落地场景,也算一种创新?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15 城人口数据出炉,多城人口增量「断崖式」放缓,反映了哪些问题?

谢邀。

大城市们磨刀霍霍:新一轮吃鸡开始啦~

去年我刷到一个“东京人口26年来首次下降”的新闻:

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背后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考公考编出现「地域特色」的现象?

谢邀。不范进则孔乙己,这也不是山东一个省的事。有时候会想:下一轮精简时怎么办?破乎不是B站,三十岁以上占比不少,应该听过甚至见过公务员发不出工资的日子。下一轮精简虽然不至于发不出工资,但大概率是要缩编限薪砍福利(比现在力度大)。又一轮“大下海”?一,咱这的财政供养压力。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777484/answer/29651272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秉文是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照他的说法,有编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起码4100万人(19年)。

那编外人员是多少,这个系数要乘以几?

八年前,人日还提过一嘴我国的财政供养效率:

换言之:虽然明面上我国公务员不多(我国狭义公务员只有700万人左右);但在同样GDP下,我国供养了十倍的财政饭碗,花钱效率不好看。当然,李姐万岁,你可以说咱是更深层次的大政府,很多领域不能市场化。尽管我觉得法国也不算很市场化,而且这数字也没算国企。二,财政供养人员的刚性。09年三季度,由于08年次贷危机对次年预算的冲击,老美21个州的75万政府雇员放无薪假。不接受无薪假的就直接裁员,反正地方议会不通过预算案,就这么多钱。18年川皇刚就职,国会没通过拨款法案,政府停摆。又是五十多万政府雇员大放假,只有国防/电力/医疗/消防等关键部门继续运作。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777484/answer/29651272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777484/answer/29651272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些都是当年的乐子,但也说明人家那个饭碗确实不是纯铁。咱这,编内的支出是偏刚性的。例如从六保六稳到三保的“保工资、保基础民生、保运转”,就是主保编内工资发放、兼保编外运转岗。这种刚性是带来了稳定,但不易调整财政。三,现在还得适度扩招,对冲失业。其实20年就是扩张大年,研究生录取、编制、编外岗位都有明显增加。今年这个环境,扩招力度不会太小。四,但总归要精简。存量大环境里可以腾挪,但如果始终没有新的增量,最后还是要控制成本。例如土地财政回不去、5%区域增速新常态、少子化的财源、老龄化的社保支出、国防和高尖新产业投资的刚性,等等。最后政府也要考虑用新技术新模式来降低行政成本。我依然大力字词考公,但有时候想到这个周期性,我很难认为这是一辈子的岸。特别是未来十年,年年1100万以上的毕业生,叠加在已经2亿的“灵活就业人口”上。如果增速从后五年的自5降4,如果天量资金还是空转、无法转化为对中小企业的投资;那年年都要用体制去吸纳起码三四百万左右的就业。这个气球不可能只涨不缩。基于社会稳定,低薪编外岗应该不至于大砍。但三四线扛不住购房交易流出的城市,还是会动刀。例如以“行政区划改革”的名义砍增量、并存量。不是所有地方债都能简单划入“不良”,然后坐等后人智慧。编内的也会动刀,不过应该是以“合规性”的名义,例如“清理不合理津贴补助”等。有些地方有钱想多发,没问题;但要发到社保口径里,拿出一部分填全国统筹的坑,否则不能发。到这一步,如果经济恢复到相对高的增速(6%区间,且不是纯负债拉动),那还好。没恢复,那就切得再深点。但这自然会造成很多衍生矛盾。熟悉央地关系的能明白:上头的文件到地方,有一百种执行方法。我可以增加罚没收入,可以实质性转包(打骨折版),可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些都会放大精简的负面,增加改革阻力。总之,都想做范进,李姐,我也想。但范进们也要李姐:多数范进不创造增量。尽管他们很多人天天做台账累的一比,但这些工作在社会运营成本和效率上都难言助益。范进们的最大价值应当是“创造出能更适合创造的环境”,也就是每个人身边更好一丢丢的生产关系。但现实里,很多大范进们为了彰显自己的“管理价值”,带着小范进们,创造出了“更难创造的环境”。而大环境的增量停滞,最终总是要反噬到自己身上。不公平的是:往往先反噬到小范进们。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道理没必要再学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