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就是简单写了几本书,吴晓波就能有现在的知名度?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8038903/answer/13524797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吴晓波——不管你认同他还是反对他——擅长总结时代。而2000年后的中国,确实需要一轮总结。

他做了这事,于是就有了这名。

吴晓波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就是出版于2001年的《大败局》。

在出版这本书之前,吴晓波几无名气;出版这本书的第二年,吴晓波就被贝塔斯曼亚洲签约,这在当时的中国文化圈算是个标杆式身份。

《大败局》6年里重印28次,在影响力上的成功毋庸置疑。可以说,这本书是奠定吴晓波江湖地位的核心基石。

现在重读《大败局》,你依然能感受到那种魔幻现实主义:

1996年竞标央视广告标王,第二名乐百氏竞标价1.9978亿元,第一名秦池酒夺标价3.212118亿元。

比第二名多出整整1亿元(1996年的1亿元),不是有什么精密的计算,而是因为这个数字是厂长姬长孔的电话号码;

史玉柱在珠海盖巨人大厦,原本规划的38层最后膨胀到70层,因为这是巨人面对公众重要的信心象征。

一边负债盖大楼,一边动员式地卖保健品和减肥药,史玉柱找外语系大学生写《鲨鱼不患癌》,让广告经理兼任产品研发经理。

一边读,一边感慨:

都特么疯了。

对商业规则的极端漠视、对民众智力的极度藐视、对广告营销的极限发挥,整本书都充斥着这种“原始”资本主义。

吴晓波在正文部分非常克制,没有明确表态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立场。但是从序言里的熊彼特和跋里的哈耶克,能大概看出吴晓波的倾向。

不过就本书而言,吴晓波的立场都已经无关紧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

在千禧年到来之际,吴晓波用他之前13年财经记者的专业素养,贡献了一块时代切片。任何对改开后中国商业发展感兴趣的人,无论持何种立场,都很难绕过这部巨作。

现在近二十年过去,再回首,很多当年归咎于道德和国民性的问题,如今都可以做更公允的评价。

《大败局》出版于2001年,就在该年,中国的加工制造业产能进入全面过剩状态。

早在98年,北大就认为中国在一般社会消费品上进入了产能过剩状态;到2001年,这个观点被各界广泛接受,包括林毅夫,他认为更严重,是生产过剩与劳动力过剩的双重恶性循环。

过剩时期,也是大败局们频出的时期。

八九十年代,中国的供给仍然小于需求。大量产品和服务,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扩张是第一优先。

将预算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与更新中,不仅很难在口碑上拉开明显距离(毕竟那时候广告等于口碑),在当时的专利保护环境下,也难以建立壁垒。

相反,像史玉柱式的“空军陆军并进”模式,是资本收益最快也最大的:

媒体作为空军密集轰炸,报纸天天头版专稿,电视每小时都有广告;销售团队作为陆军,拎着产品揣着传单,逐个城市甚至逐个小区拿下。

在这种收益剪刀差下,即使是没有上过MBA的老板,也会本能般拥抱“策划”、“营销大师”、“品牌工程”。

上演一出出荒诞的时代群像剧。

不过,时代变了。

产能过剩了,良性竞争与产品优化开始了;信息过剩了,价格透明与质量监督变多了。过剩为整个系统的优化和试错提供了基础空间。虽然荒诞的商业故事每天还在上演,但售价的七成都是营销成本,这类产品结构已经逐渐在变少。

好起来了.jpg

吴晓波如今被今日头条独家签约,去做《吴晓波头条Show》了。在视频为王的内容时代,《大败局》这种商业文学巨作,恐怕再难见得。

不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大败局。乐视昨天退市,当年千亿市值烟消云散。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只是不知轮到谁来记录了。

外企大量撤资去印度越南,会不会造成国人大量失业?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8846730/answer/13529829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会啊,短期内不至于给我们造成大量失业,但如果放任不管,那肯定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越南2020年的GDP增长应该在2.7%,跟去年的7%没法比,但是在疫情与经济衰退下已经是个很亮眼的表现了。

越南的经济增长没什么诀窍,就是接我们的“低端”产业,做衣服做玩具做电子组装。但是就是这些“低端”产业,有可能使得越南成为今年亚洲里少数还有增长的国家。

很可能是唯一一个。

组装工序赚的钱不多,但往往是生产的核心环节:

元器件要运到这里组装,所以这里一定是一个物流中心;

元器件到厂的检测和成品出厂的检测也会在这里,所以组装厂出生就自带一定的基础技术能力;

大量元器件利润空间不大,如果某地组装业务量大,这些低利润的元器件厂商会分批次搬到过来;

流水线和元器件厂商的聚集,进一步带动装备制造商的参与,在这里形成专门的技术服务和维护网点;

同时工业设计、产品方案集成、包装等配套企业也会在订单的召唤下逐步聚集。

基本到这个程度,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就成型了。

人家建起一个五千人的工厂,抢走你的就业很可能是五万人。

很多人说,越南的劳动力满打满算也就我们的7%,就算越南吸力超强,又能怎样?

好,我来瞎估一把:越南只抢走了我们的2%就业,其他东盟国家加总也是2%,印度也是2%,孟加拉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一块,也是2%。

好了,8%的就业没了。

中国就业人口我就当8个亿,这下等于6000万就业岗位流失。

这数字,换其他时候,足够引发一场严重的经济硬着陆,折损三到五年的经济发展成果,直接梦回九十年代初。

换在六保六稳的当下,足以让扶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多个部门自挂路灯。

再换个角度:这因为产业转移而引发的6000万(至少)失业,有什么板块可以消化?

哪个新兴产业有能耐,麻烦站出来让我康康。要是吹到做到,你就是下一个国策。

直播、滴滴、送外卖,真正能消化就业的也就是外卖和快递,满打满算1500万。

这还是就业存量,还能吸纳多少不确定,乐观估计也就是300万左右。

这动辄几千万的失业人口,城市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基本压回农村;要是三农的产业振兴也没做起来,那最后都是压回国家财政,全民税负。

所以,我一直唠叨的:产业别瞎转。

即使是服装玩具这类“低端”产业,你也没有掌握生产装备制造、原材料、工业数据等核心上游。一旦你把这类产业的流水线转到不可控的国家,那就是主动中断这个门类的工业化进程,留不下太多东西。

要是布料只有我会做、缝纫机只有我会生产,服装流水线我随便转,转到天涯海角我都能吃一份。

但你要是在上游还没形成垄断和壁垒,就把流水线转出去,那这些工厂就是到你的国土这来了个十年游而已。

你要借着工业化,让自己在国际分工中卡一个几十年的大位,一般就是材料科学、装备制造、工程数据。卡到了,你掉头做雁阵的领头雁;没卡到,继续咬牙工业化进程。

我们现在很多工业门类很热闹,体量也是全球第一。但是在该门类的卡位工作,基本都还没到交卷的时候。

然后自己主动在转移产业。

公允地说,中西部一直希望东南沿海向他们转移产业。但是在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支柱行业的导向下,虚拟经济的收益和成本都在倒逼实体产业外流。

一方面是就业与税收的直接损失。另一方面,这些“低端”产业我们还没卡到大位,一转出去收益就丢了大头,造成的失业,必须由其他产业来弥补。

例如卖地。

没有足够的实体来支撑,自然就要找虚拟的收益来抗。所以振兴实业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股市房市不回头。

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我还是那个观点:

要以虎搏兔,要用国家扶植与补贴,在实业的效益上打垮越南;

要用产业集群的总体优势,和政府让利的手段,而非压低工人工资;

要有点两山轮战的怒气,在经济结构上放越南的血。

否则你让越南把吸收中国产业的模式跑通,中西部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上败下阵来,越南就会成为一个非常恶心的榜样。

其他有人口压力的国家都会学,不是意识形态站队压力,是本国执政合法性压力。

加上个一直想拆你供应链的美帝。

那时候,我们就要面对很多越南了。

也就半夜趁着各个小管家睡着了,当夜班的不上心发一发。早点备份吧。就独山那种发展思路,你指望他承接什么产业转移?一个产业转移的配套承接成型要多少年?什么时候才能体现到GDP和自己的成绩考核上来?承接来的外地产业被本地关门打狗需要多大的协调力量?做好了这些自己年纪都到堂了该下去了,这还是能顶住压力干事的情况下。天天给后面的人种树等着别人摘桃子吗?何况前期怕是还要被骂。

王老师说到了点子上,真正决定我国中西部与东南亚争抢着接收“低端制造”的因素不是工业基础与技术门槛,而是土地要素和人力资源的成本…….

我家里是开厂的,当今制造业的运营成本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高,哪怕郭嘉降税,我也得把这部分“余利”补缴到员工的社保上。一个200多号人,做军民两用特种涂料的民营厂,一年的毛利润看似八位数风风光光,实际上净利润还抵不过4个“拥有五年从业经验的互联网大厂商业数据分析师”的平均年薪年薪(4x60)。然而正是类如我家厂子的更多“中低端制造业”保障了全国大多数互联网精英眼里的“低端人口”的就业供给……

辛好当年的土地价格便宜,银行贷款的抵押不苛刻,利率也充满人文主义关怀。但如今制造业投资办厂所面临的成本和风险能一样吗?跟越南能比吗?中低端制造业的良品率不达标所带来的成本,远远比不上土地与人工成本,我们和越南能比?地方政府为了财政收入还在靠卖地续命,我们的这些厂子的作用也仅仅是用来“维wen”罢了……

说实话在这方面我很悲观,父辈留下的基业在我眼里好比鸡肋,曾经2-3年的净利润积累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和产品升级,现在估计得需要8-10年……

假如我是外资,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土地要素和人工成本低廉的越南投资呢?

难得的清醒好答案,事实上供应链转移这个事情是确确实实在发生,而且不止是越南,是整个东南亚都在承接,其中越南尤甚。

疫情很多人失业,但还是很难招人,问题在哪里呢?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8115764/answer/13530121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因为你开不起高工资。

这在平时就是一句废话,在疫情和经济衰退的现在,我说这话简直讨打。

但真的,你开不起高工资。

现在招不到人的,基本是工厂。虽然订单已经暴跌,虽然已经有至少10%的外贸工厂倒闭,但是剩下的厂子找个普工,依然不容易。

因为工人的态度是:

工厂太累,不如送外卖;找不到送外卖的工作,我就回老家得了。

工人很实在,你工厂门口贴的传单说是月薪“3000至7000”,其实都是3000。要拿到个5000,每月大概只能休息三四天,每天要在产线上干满10到12个小时。

太累了。

但累不累,都是钱说了算嘛。你要是开到每月实打实10000,相信很多工人又不累了。

你开不起,因为你是产业下游。毛利十几个点,净利润几个点。一年产值1000万净利润只有50万的工厂,海了去了。

富士康多数人实打实也就7000上下。

诶?很多工厂老板不是都买楼了吗?为什么不从买楼的钱里分点给工人?

靠,就那点,里面的大头我还要分出去,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卖厂炒房去?

你还别说,人家就是这么干的。

有人说,美帝大萧条,失业工人脖子上挂个牌子,上书“啥都干”。我们现在经济衰退,没见有工人这么猛啊?

第一,还不至于到大萧条那个水平;

第二,现在把失业压力,尤其是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失业,又塞回了农村。

村里有房有地,加上一些小买卖,一个月一千来两千还是有的。加上农村消费低,受城市通货膨胀影响小,要过日子总有办法。

相比之下,就算咬牙在城市硬抗,就算找到工作且工资不变,城市里还有直接的通货膨胀呢。

6月我们的CPI是2.5%,日本0.1%,美帝有的数据说0.1%,有的说0.5%。总之大家经济都这鸟样,都放水,他们的吃喝拉撒没怎么涨价,我们还是在稳步贵起来。

我辛辛苦苦赚一样的钱,日子还是越过越紧,为什么不直接回老家?

这就是三大过剩中的劳动力过剩。

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就业岗位无法满足求职者的稳定需求,所以大量劳动力宁可低水平就业,也不愿意到这些岗位里正式就业。

中国中等收入——也就是月收入3000到14000——在4亿人。换言之,月入3000以下10亿人。

分水岭来了:

如果能为这10亿人(如果按其中劳动力来算,大概是6亿多)提供他们愿意干的、比他们现在收入高的就业,那妥妥的十年增长;

如果不能,他们会继续停留在低水平就业里打转。

内需市场就别想了。

同时,缺人的产业会主动向外转移,然后进一步带走相关就业。

国家要为这10亿人兜底,只能从剩下的4亿人、以及金融板块提取收益,转移过来。

中产压力会更大,房价会更高。

产能过剩、资本过剩、劳动力过剩,这三大过剩互为循环,熬吧。

如何看待美国再将 11 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

“配合政府侵犯人权”:高税负

“强迫劳动”:996

“强制收集生物识别数据”:指纹打卡

我建议美国也别这么麻烦了,直接把中国列入清单省事。

如果小米被打倒了,我们会有什么影响?

开宗明义:雷米只要不是被更没有下限的海外游动资本做空打趴,其它的打倒,基本可认为是一种喜大普奔……而且,无论是正经外资企业还是内资单位,能把雷米任意品类打出前五,就是对应行业真实进步的微小里程碑。

1、往广了说,任何一个核心人员接受了LCZ/L家、LKF/G家的影响认可其价值观的中国企业,都是毒瘤,都是随时随地会为了美帝利益递刀子的。

2、具象地说,任何一家主营业务收入源于实体经济,但始终把自己包装为互联网企业、依靠互联网套路赚钱的企业,倒闭越多对应行当就越健康、干净、有前途。

3、更具体点,研发费不足6%的所谓“科技”公司,都可以列为“喜迎倒闭”清单。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6466751/answer/13527591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给你年薪40万刀(税前),你愿意常驻美国吗?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7948968/answer/13501855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给我税后20万刀就行。然后把我现在的社会关系、生活水平在中国社会的位置折算过去,在美国也是同阶层。

我在美国的阶层应该实现了新冠治疗自由、半夜出门自由、不担心枪击自由,还是主流新闻网站专栏作家和网络名人。

算了算我的社会关系要折算过去还挺麻烦…

我爷爷是基辛格童年的街坊,二战结束后以战斗英雄的身份从政,在20万人的选区胜出当选执政官。后来他去职逆流到商界,让三家提供了大量就业的州内企业扭亏为盈。福特总统时期,爷爷得到了一个华盛顿的职务,但是因病未能前往。

我奶奶是州内一家大企业的行政人员,从茶水女孩起家,最后成为了企业技术部的负责人。奶奶外行领导内行二十几年都没有翻车,晚年被州内一家大学推举为校董会主席。

我外公是军人,二战时期跟战友们转战千里,为法西斯压迫的人民带来了民主和自由。金融大佬、网络名人冯 @吴天微 的家乡就是我外公解放的。母亲的童年是在盟国首都度过的,感受到当地人民的亲切和友好,成为了日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女儿的手帕交。外婆是空军的地面导航员,结婚后做了家庭主妇。

我父亲受到军方无线电专家表亲的影响,从小喜欢电子科学。八十年代,父亲成为了程序员。2004年,父亲得到美国全国金融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莫齐洛的赏识,获得了一个不错的职务,可惜因健康原因没能上任,逃过一劫。

我母亲曾经在国防部某涉密岗位工作过,退伍后前往在大学工作,是州行业标准技术委员会的理事,参与行业标准制订。

我是严肃技术家庭养出来的文艺傻儿子,啥文凭学历都没有,除了在肯德基打工没有正式收入,啃老到现在,庆幸自己投胎技术过硬。

美国政府要求中国 72 小时内关闭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释放了哪些信号?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8371981/answer/13550808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释放了一个信号:川皇为了竞选好努力。

关闭领事馆是一件挺恶心的操作,尤其是只给你三天时间。

休斯顿是个总领馆,这个级别必然存有大量机密文件。而机密文件的转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不满足则不能轻易转移,所以干脆一烧了之。

老毛子投来同情的眼光。

从华盛顿的口径来看,这事大概率是川皇指示蓬佩奥干的,为了给最近略显疲软的选情来点流量。

所以蓬佩奥鸡贼地先跑到欧洲,然后远程遥控,把这事给办了。

判断理由:

一,关馆理由太软,明显是临时凑数;

二,华盛顿体制内有反对声音放出来。

美帝国务院发言人Morgan Ortagus说这是为了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和公民个人信息不被侵犯”。

这借口太淡了。

一般下令关闭他国在本国的外交机构,要么是重大的外交表态。例如新政权成立,有些国家还和旧政权说不清楚,那就关一关;

要么是遵循对等原则,你关我的我关你,有来有往。例如老毛子当年驱逐了美帝在俄755名“外交”人员,美帝反手就把老毛子在旧金山的领事馆关了。

总之要么是大事,要么对等。

“中国侵犯美帝知识产权”,这话在华盛顿简直是对华言论的难忘今宵,属于固定节目。拿这来关我们的领事馆,显然用力过猛。

所以连Fake News们都很困惑。最近在中美外交机构层面有什么大事?不就是中方要求测测美方来华外交人员的体温么?

如果真拿“保护美国知识产权”这个借口说事,那何至于要用关闭他国领事馆的手段?之前干嘛去了?

国务卿蓬佩奥此刻正猫在欧洲,各种开会,主张要对华强硬。记者问他,他就车轱辘话来回倒,还是那几句。

卢比奥,反华小能手,现任国会情报委员会主席,也是老调:关得好,这是间谍中心,该关。

关注美帝政界的知道,卢比奥就是个借着中国话题摄取政治资本的老油条。五年前他的演讲稿里几乎找不到“中国”,现在天天提,也是在努力向川皇靠齐。

倒是国会情报委员会里的一些民主党人,表露了明显的不满。例如Angus King,昨天CNN请他上节目,他就很直白:

不管是针对我们的大选还是两国间的知识产权窃取,没感觉中方最近有什么明显的情报活动。

要知道他是国会情报委员会的成员,这段时间反华话题又热。万一过几天挖出点新闻,他的政治生涯就完了。

你任监守之职,说话不能这么松。

人家还是梗着脖子在CNN的节目上说了。

这叫提前划清界限。

现在从华盛顿口径上的混乱看来,估计是川皇为了竞选,继续加码中国话题。

圣上有旨,卢比奥和蓬佩奥两个小跟班,一个管情报委员会,一个管外交,绕开FBI、NSA、DNI等一众国家体制,偷着手就干了。

流量爱新鲜,选情大过天。

然后美帝国务院出来擦屁股。

对我们来说,是插曲,但不是什么大事。

要盯蓬佩奥,还不如盯盯欧洲那边有没有二五仔去推动欧洲在华供应链转移至东南亚,这才是打到肉上的。

至于关闭一个领事馆,只能说辛苦一下外事工作人员,就当是战情演习。

这个领事馆是1979年后成立的第一个领馆,这下算是增添一笔历史厚度了。

但对美帝来说,这不是个好兆头。

美帝总统是有大权力,但是外交体系在美帝向来在美帝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次是明显的独立性下降。

当年说不让加入国联,威尔逊也没辙;说要孤立,就只能坐等珍珠港。

总统做做民意工作,为国会老爷们换取合法性,然后再办事,这是优良传统。

现在又是要退WTO又是关我们的领事馆,三权分立的政治遗产在衰退,强人政治的外部环境在美帝越来越充分了。

如何评价文章《小县城的中年粉红:在混吃等死中研究世界局势》?

小县城的中年粉红吃的健康,住的宽敞,生活清闲,不用早起晚归挤地铁,不用996劳心劳力,不用小心节约存首付还房贷,不少人还有自己的产业,闲暇时关心下国家大事不好吗?中年人还有闲心关心国家大事是好事,至少总比担心被裁员好。古罗马元老也都是住农村的,人家才是帝国基石,住罗马城里的是领免费面包的平民。

作者:韦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7220300/answer/13566686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东北几乎具备跟长三角珠三角一样的条件,为什么会衰落,为什么不能第二次上路?

不管各种学家怎么忽悠,一个基本事实/常识,始终是国内区域发展的既定规律:

1、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多寡,决定区域发展的中位数。

2、国家重大专项的多寡,决定区域发展的上限。

3、细水长流持续不断地投入,始终优于断崖式跌破后报复性回弹的波动形态。

=====================

东北的辉煌,源于156,盛于持续不断地巨大投入,并以巨大回报维持了高水平的投入。

东北的衰落,源于政策性地项目与投资断崖式缩减。

东北的不可逆衰败,源于刻意地MBO大规模售卖优质资产、让巨量产业人才失业,此后,除了架子,东北地区已经没有可能迈入一线阵营了。

有了反面典型,长三角珠三角的兴盛,就很好理解了: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建国以来,各个阶段的固定资产投资都是一线水准,作为中国科教文卫最发达没有之一的区域,基础社会保障好、社会就业机会多,外向经济发达,极大缓解了大规模产业工人失业的恶劣影响,还为新兴企业提供了大批熟练人才。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是改开后国家政策倾斜最厉害、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完全倾力扶持区域,蓬勃是必然的。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3633211/answer/13533438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评价乐视正式退市,市值从巅峰 1600 亿跌至 7 亿?

作者:Dwinchest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8125589/answer/13521847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依稀记得当年罗振宇,在台上振振有词的说道,你看不懂乐视和暴风,说明你和时代脱节了。结果是,大家没看错,这两家公司已经成了A股的笑话。A股的讲故事模式,一直在进化。从最早的,借壳故事,炒ST股。后来开始讲新模式,互联网+。到目前已经是炒科技玄学了,别想了,我说的就是昨天上市的寒武纪,一个靠母公司关联交易的不入流AI芯片设计商,估值1000亿。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还是同样的舞台,只是唱戏的人换了,剧本也不一样了。套路更深了。第一次收获这么多赞,感谢大家。看到评论区这么多人撕逼,我也表明一下我的态度。1、A股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这个从康美老马入刑就能看出来。A股确实在走优胜劣汰的正确道路。2、我没有否定任何公司,我否定的是不合理的估值方式。即使我说寒武纪,他如果200亿市值,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我还看好,但是你商业化都没开始,上来就按行业龙头对位估值,这就是不理性。3、A股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做空机制,市面上大量的钱进股市赚钱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做多,拉高。徐小明说,做空机制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我觉得不为过。如果A股有香橼、浑水这样的公司,我相信,估值会合理很多。一堆牛鬼蛇神不会这么有恃无恐的乱搞。发现我都跑题了,简单说一下乐视和暴风这些企业为什么走到这一步吧。如果看完了我上面不合理估值的问题,就了解了第一步,首先很多基金经理会去上市公司考察,每次接待总要讲新东西吧,ppt伺候呗。然后二级市场就开始群魔乱舞,估值很高,然后ceo就感觉好像自己企业真的很牛逼。然后就开始大手笔投资不熟悉的领域,反正二级市场继续买单,ceo越发觉得自己做法正确,继续大手笔投资。然后就是债务危机,现金流枯竭,违约。乐视和暴风都是一步步走到这个深渊的,有时候说是被资本绑架也不为过。反正二级市场估值高,目前风口是什么我都投什么,暴风当年也做电视机,和VR。本身现金流就紧张,还搞这种烧钱项目。乐视就更离谱了,乐视体育,乐视手机,乐视电视,乐视汽车。这要是在国外,资本大佬会被老贾的鲁莽行为吓尿。然而国内的资本还是更疯狂,在一个接一个的ppt后,把乐视推向了近1700亿市值的巅峰。然后,就是崩盘了。那A股有没有靠二级市场估值,不断并购加强自身实力,修高护城河的例子呢?还是有蛮多的,比如龙蟒佰利,目前钛白粉龙头,当年佰利联就是靠二级市场的估值,并购了还没有上市的四川龙蟒,不断的加强主营业务实力,然后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后来一骑绝尘,在钛白粉市场上有绝对的定价权,这样才是上市公司该干的事情。对自己也好,对股东也好。

如何评价文章《小县城的中年粉红:在混吃等死中研究世界局势》?

作者:深邃暗黑范特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7220300/answer/13559694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前知乎键政大V,注意这里的成功不是讽刺,其公众号政事堂系列的阅读量,一度超越各种各样的官媒,排名杀到各大自媒体第一。赚得盆满钵满,虽然之后连续被封,但其强大的受欢迎程度是无需质疑的——那么问题来了,他写的那些东西,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应该都是不大感冒的,那他收割的受众是谁?不就是四线地级市和小县城的中年男人吗?这群人的画像是啥样的?你去小地方看过不?我去看过,因为我老家就是这种地方,这种不堪的键政嘴炮中年男,小地方真的处处都是(小地方也有中年美分,但数量和中年粉红一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就像你在洛杉矶很难看到到公开挺川普的人一样,无他,政治正确的驯化,当然,政治正确和事实正确也不必然冲突)。 你乎的这帮人反应这么大,无非是这文章间接刺激了自己,但真正触怒你乎键政嘴炮们的,其实不是粉红二字,而是作者把男性键政嘴炮不堪的一面写了出来(现实里很难看到女人热衷嘴炮键政,说句诛心之论,即使这群中年粉红变成中年美分,姿势水平同样也是捉鸡的)。而你乎这个问题下跑出来丢人现眼的人,将来很可能就是这种不堪的中年男人。典型代表就是前知乎大v童公公。 为什么说键政丢人?其一:在这个地方(说直接一点,中国大陆),键政基本没有任何卵用,根本无法改变什么:你乎键政第一人马督工,打个死苍蝇都要冒巨大的风险。其二:政治,尤其是国关方向,表面上看谁都能谈,但其实门槛极高,没有相应的丰厚知识储备,没有长期的科班训练和对应的经验和眼界的话,扯出来的东西基本都是垃圾,可能连北京出租车师傅和报刊亭大爷的水平都不如-——不能改变现实水平又差,扯这玩意的人不丢人谁丢人?你一不是学政治学的,二连个县党委班子成员都没混上,你说你懂中国政治,不是笑话是什么?

司马懿为什么总是为八王之乱背锅?

作者:姬轩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51272/answer/13601568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司马懿背锅的原因是,高平陵之变就是八王之乱的预演。

夏侯玄本人当中护军的时候,用的都是州郡官僚子弟,这些人有文化,有底线,对皇权有起码的忠诚。

司马师当中护军的时候,用的都是州郡的穷逼猛男,不看家世,不看文化水平,不收贿赂,只认你能不能打,那么结果是什么?第一是司马师赢得了铁面无私用人以才的好名声,第二是这些人对皇权没有感情,用走向共和的话说,就是他们从穿朝廷的衣,吃朝廷的饭,变成了穿大帅的衣,吃大帅的饭。

高平陵之变发动的时候,中军军官的人心向背就决定了胜负,几个老干部冲进兵营,就把兵权接管了,没人想忠于曹魏,你曹爽姓曹怎么了,正好搞死你。

这么干当然很爽,但是清醒的人一定会问一句:

那么,代价呢?

禁军里从此充斥着一心出人头地的穷逼猛男的代价是什么?

代价就是,杨骏上台后,必须给所有军人和官员加工资,加的工资远远超过高平陵之变和泰始革命。

代价就是,当你满足不了这些人的贪欲,也没有司马师这样的雄才可以驾驭这些人的时候,他们就会抛弃你,去寻找一个能满足他们欲望的强者。

这个强者一开始是贾南风,赵王,后面变成了齐王,长沙王,成都王,各种王。

而这些人也就在这场不断的杀人游戏中触及了权力的顶点,最疯狂的时候万人封侯。

最后终结这一切的是那个时代最强大的人。

你以为这个人是石勒吗?其实并不是。

这个人叫冉闵。

石虎晚年昏聩后,流放龙腾中郎,引爆了第二次N王之乱,最后被冉闵以恐怖的暴力所彻底终结。

这场恐怖的暴力被网络文学赋予了一个流传广泛的名字。

杀胡令。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这个模式也就到头了。

这就是八王之乱的真相。

所以,发动了高平陵之乱,借助禁军军官野心上位的司马懿是一定要背这个锅的。

但是不是说,锅就百分之百是他的呢?

并不是。司马懿最多只能背一半的锅。另一半的锅,要曹操来背。因为,汉朝首都结构精巧的军事职能体系,就是在曹操手里完蛋的。

曹操终结了东汉的北军制度,设置了中领军和中护军两个职位。

在整个汉朝,南北军和内卫的人选都是经过精密设计的,保证这些人只忠于皇权,而在皇权衰落的时候,这些人则只忠诚于制度,即诏书,符节和官印。

但是曹魏以后的中军军官只忠诚于他们的上级。

所以当曾经的中护军蒋济加入了司马懿后,中军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看着曹爽完蛋了。虽然这个时候的皇帝,符节和印都在曹爽手里,但是这些东西没用了。权力的驱动器从具象的物体变成了不断变化的人——这是恐怖的预兆,意味着暴力机构对神圣皇权的动摇,那么西晋的结局,也就在此刻注定了。

曹操和司马懿用五十年的时间杀死了大一统。

接下来,让我们用三百年的时间来创造一个新的大一统吧。

为什么美国贫富差距那么大,美国年轻人却自得其乐,而中国年轻人近年来开始会因为《后浪》等而抱怨生活困难?

我只是纯粹好奇近二十年中国gini系数变化不大这个论断,不知道有无数据,来自何处,是收入gini系数还是资产gini系数?至少这个数据和我的体感差距得有点太大了

美国确实是发达国家里贫富差距最大的那一批,你看这不就已经开始弗洛伊德了么?美国年轻人自得其乐,一方面来自于较高的生活下限(当然,建立在美国的历史积累与对全球的剥削之上),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发达的奶头乐;而我们两者皆无

我很讨厌提问这种站在干岸上若无其事的说这话的文风,如果你有和工人聊过天,有观察过各种阶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然后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地提问,我只能说我很佩服。

中国年轻人为什么会因为《后浪》抱怨,当然是因为目力所及希望渺茫。而这恰恰是中国年轻人还充满希望的地方,因为抱怨和愤怒意味着还有期待。要庆幸中国的年轻人已经足够忍耐、足够努力,香江对岸、海峡对岸的年轻人用一次次的实践告诉我们,失去希望的年轻人能涌现出怎样的破坏力。我是不相信一切仅仅是因为意识形态与煽动的,如此规模的社会运动一定有着它背后坚实的经济基础,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什么。

当然,还有一个HE就是我们的好邻居日本。只不过我们实在是缺乏那么好的经济基础,让年轻人可以躺平而衣食无忧。某种程度上说,这条路被堵死了。

如果只是劳作一生阶层板结、缺乏突破,退一万步也不是不能令人们接受了。可是现在是越来越如果只是劳作一生阶层板结、缺乏突破,退一万步也不是不能令人们接受了。可是现在是越来越多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如同燃料一样被过度消耗——看看结婚率和出生率吧,我不觉得一个劳动力再生产都没法保证的社会,是应当被忍受的。

我想我们多少还是要有一点(民族角度上说)炎黄子孙的骄傲,和(意识形态角度)社会主义的追求的,如果我们的追求竟然只是成为劣化版美帝,那这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我们本可以做的更好,也应当做得更好才对。

未来有可能转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吗?

不能。

从供需角度上说,理由经济学原理一百年就告诉我们了,有效需求不足(什么叫有效需求?简单点讲,你要是没钱,你的消费需求就是无效需求)。当年的凯恩斯主义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带来了滞涨问题。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也简单,基尼系数过大且富人消费率低(中国的基尼系数大家心里都有数吧)。基尼系数还是从收入角度来衡量的,如果从资产角度衡量,结果更令人窒息。从要素角度上来说,内循环不是不行,而是危险。拿手机来说,是的,没有arm的授权,可以用老的指令集或者开源指令集,没有candence的EDA,可用华大九天的凑合(这里先不考虑可靠性),没有台积电流片,可以用中芯凑合(制程水平不如前者,且前提是到时候里面的台干不会跑路)。还是能做出凑合能用的手机。但久而久之会怎么样?那就是加拉帕戈斯岛化:这个岛因为远离大陆,岛上的不少生物进化方向变得非常奇葩,离了岛是没有生存能力的。你可以去看看当年的日本电子行业和苏联人生产的家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终开始和外界恢复竞争时,面对外界冲击,直接over。那个时候怎么办?二次改开?已经高度老龄化的中国还能再来一次吗?

作者:深邃暗黑范特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1793644/answer/13597742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96 最终会如何收场?

我只想说

其他国家都没有搞996(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

说明资本主义和996不是必然联系

至于为什么我们一直能996,不要在资本家那里找原因

我当然知道外国的资本家肯定一门心思也想996,但是为什么他们做不到,我们做到了

这才是原因

知道这个原因以后,才能知道会怎么收场

你需要推导预测的主体变了,结论也变了

多的不想说,只想说两点。
日韩996的高速增长期,我们也经历过,但现在过去了。人均gdp1w美元上下了还要996还不给涨工资的,只此一家。
第二,日本干的最凶的时候同步推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和一亿总中流的口号,我们996的时候连基尼系数都不敢公布。
第三,欧美996的时候还是原始资本主义,那时候8小时工作制都没有,确定我们要这么和欧美比烂,还特么是历史上的烂吗?
最后吐槽一下,真是什么样的人民有什么样的国家,祝你们好好996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