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https://mp.weixin.qq.com/s/FCyVFzGaMVwe6bxpe9zMCg

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到“资源诅咒”这个词,指的是一帮矿二代国家或城市,矿挖完了经济就嗝屁了。
那时候对这个词没啥感觉。对一个国人聊资源诅咒,就好比让营养不良的穷人家孩子听你扯富贵病,有点齁。
但某一天我突然反应过来:如果把人看成一种矿呢?

格局一下就打开。
先回看传统的资源诅咒。
二战前,资源诅咒的特征还不明显。相反,早期工业化都是在资源富足地区发生的,例如英德的钢煤联合生产区。
像今年大热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就位于全球第五大的顿巴斯煤田之上。基于这723亿吨的探明储量,乌东形成了以卢甘斯克钢铁厂为核心的煤钢体系,成为苏联工业化的核心之一。
资源诅咒真正开始流行,基本在二战后。
一,基本国际秩序得到保证,直接动手抢的国家越来越少;
一点五,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使得直接统治他国领土会产生高昂的治理成本;
二,技术扩散使得开采难度降低;
三,关贸总协定等国际贸易体系使得流通成本降低。
二战后,强国们慢慢从初级帝国主义的“抢就完事了”,转为“抢不如买”。用强势货币来间接收割比直接占领要轻松得多。
这是资源诅咒的基础。
学界对资源诅咒还有不少分歧,但主流都认可一个特征:依赖。
高度沉迷的产业依赖,有点像“再吸一口”。
一,容易形成庞大的灰色寻租空间。
私有财产边界不明晰的状态下出现资源红利,最典型的操作就是许可权寻租。
在开采资质、运输、劳务、销售定价上出现各种或明或暗的“门槛”。明的“门槛”容易滋生腐败,买证挂靠伪造躲避检查;暗的“门槛”容易滋生地头蛇,特别是运输和劳务环节。
这些暗处的地头蛇又往往从属于明处的印章,形成上下联动。
产权不清晰,已经是社会治理能力低弱的体现。照常理,应该要靠强力的交易量来对冲。
大规模的、分散的、个体化的交易,会自发呼唤更公平的规则。
但资源红利时,资源所有方和买方往往是少数大企业大集团。因此虽然交易量庞大、从业者众多,但真正有主导权的个体极少。
一百个俄罗斯的油气田也没有一个华强北公平。产权不明晰结合资源红利,往往会恶化寻租。这点,国内的油矿大院子弟应该会有比我更深的领悟。
二,产业结构严重单一化。
很多地方都有单一化特征。东部南部很多县城只做一两个外贸产业,这都是单一化。
但资源产业的单一化有个问题:资源交易的市场反馈,远弱于多数民用品。
例如佛山搞小家电的,两个季度的淡季,必然导致部分高负债小工厂发不出工资。工人流走、厂房转让设备和土地,散了。
而资源型产业,负债规模远高于多数民用品(重工业资产)、资产估值不清晰(到底有多少是“可开采”?)、工人和设备的跨业切换成本较高(服装城可以简单改成五金城,煤市矿市怎么改?),这都导致资源产业宁可熬,也不会轻易变。
直到最后一车煤被远出,大量负债才被明确违约的结局,然后迅速转入漫长的债务出清。
高成本给资源交易带来高刚性。除非行政干预,否则很多矿真的会咬牙挖到最后一方(例如阜新),在最后一刻爆雷。
而长期的刚性单一,又导致本地投资长期被这个单一产业所挤占。当资源枯竭时,仅有的产能、人力、投资都难以在本地找到有效再投资渠道。
这就使得爆雷之日、雷基本全炸在本地。产能直接蒸发、员工当场失业、设备严重贱卖,本地交易量锐减,瞬间跌入萧条。
三,高收益期里的无效投资。
寻租和僵硬的单一产业,已经很糟了。但再加一锤的,是各种无效投资。
在红利期里,手上有闲钱,很多资源富足地区会不自觉地热衷各种超前投资。
有良心的会去发福利,好大喜功的会去大建。这点看一眼沙特就够了,在沙漠里搞各种人造奇观,绿洲海滩,黄沙堆里建高速。
奇观大建,有高额的维护成本;社会福利,是难以削减的民意成本。这俩都是偏刚性的,削减之日就是社会信心衰败之时。
资源的红利,很容易给地方造成一种错觉:我这么赚,我一定做得很好吧?
于是忽视了自身在法治、教育、民生基建、研发和技术储备上的不足。当红利一断,需要其他交易量来迟滞下坠时,左支右绌。
这就使得资源诅咒降临时,不仅有产业本身的债务,还有大量社会面的无效投资所衍生的债务,而且往往和民生相关。
寻租、僵硬单一化、无效投资,这些都是资源诅咒的特点。
现在有个比较黑色幽默的思考摆在我们面前:假如人矿确实挖完了,人矿枯竭又会复刻多少传统资源诅咒的特征?

个人杂想:
首先,单一化里的债务爆雷和投资挤压是高度类似的。
债务爆雷最好理解:我国流水线工人占劳动力总量约11.7%。从产业结构上看,至少有5000万人以上从事着低技术含量的组装工序。
转入老龄化后,单社保压力(接近1比1.8的供养比)就足以拉升劳动力成本。届时,就算打工人卑微地不指望高工资,医保和养老压力也会把社保转为某种“税收”,向企业普遍征收。
走低的青壮年劳动力和走高的社保,最终一定会把劳动力价格拉到制造业难以承受的水平。小厂接单能力下降,爆雷;大厂迁移。结合在一起就是中低端产业的加速流出。
那就是失业。
这倒不好吐槽什么。技术进步本来就伴随着工序本身的就业量减少。
但挤压投资从另一面撞来。
这里说的挤压,是典型的“人矿依赖”:大量对产业的投资(抛去土地这个大头),往往集中于对员工的“管理”。
打卡、摄像头、园区、动作分析、人力流程管理。这些也是要投资的,但这些投资的方向是“管人”,而非“管物”。
设备迭代、材料研发、工序工艺研发上的投资,在我国企业级普遍孱弱。因为人力有红利,投资人力所能产出的增量效率,比投资这些“物”要更赚。
但问题是:当人力从“余”转“缺”,管人的知识和经验很容易无效化,甚至很难输出到海外。
“管物”的投资,例如工程数据和产业数据集成,才是能够扩散到装备制造业和反哺材料研发的关键。
如果想要在低端制造环节转移的同时控制产业链,继续在这个产业里赚多数人还能分享到的钱,那就要有对物的知识。
否则空有“管人”的知识,当产业转移时,除了少数资方和业务培训人员,大量工程师岗位、装备制造行业岗位也被整个转走。还是能赚钱,但只有少数人能赚。
这无助于爆雷时产生的大范围中低端失业。
其次,无效投资。
在咱这的典型,就是红利期的房地产。
我国制造业是赚了钱的,看看东南就知道。但上到老板下到打工人,钱都成了房子。
制造业的剩余是房地产价值的重要支柱。赚了钱买房,因为结婚要房、抵押要房、连特么上市估值都看房。
人矿枯竭本身就会砸房,而制造业稳定收入的工人衰减会加速这个进程,因为稳定现金流走弱,非常不利于强调稳定性的贷款。
至于一线和二三四线的分化、企业主和打工人的“卖厂卖房转进大城地产”,我以前写过很多,不赘述。

最后,寻租。
这块,我认为也有隐性影响。
我个人南北晃荡的经验是:部分东南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确实较好。
规则较清晰、窗口好打交道、普通人破事少。即使今年上海被群嘲,我如今依然建议很多小胖友能去上海就去。
这是因为这些城市聚集了庞大的分散个体,这些个体的需求量在倒逼系统迭代,属于压力型改进。
而劳务输出大省们,不分南北,都存在着相当明显的社会治理能力停滞。裙带和地方家族,三四十年的小集团。
红利期里,本地青壮年流出,本地社会治理压力较低,反而加重了某些痼疾;待人矿枯竭后,我估计这种趋势反而更明显。
有点像日本泡沫后,文化产品喜欢描写小农村的怪谈。因为投资和人口大分化后,持续现代化的就是东京大阪们,萧条地区会在存量环境里回归保守。
可能会加重某些地区的寻租。
总之,杂想一篇,姑妄阅之。
但人矿枯竭是十年后的必然事实,驱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原动力在消失。之后靠什么,国家和大企业的投资主导会改善什么?又会对哪些困境力有不逮?这是眼下讨论里缺失的。
也是年轻小胖友对自己人生规划所不得不思考的。

你认为怎样能提高我们国家的生育率?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1189305/answer/27273752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育率话题已经聊到十成熟了,有基本共识:生育率是个全链条的结果。要想提振生育率,往往得进行多点并进的改革。例如:首先,你得让小胖友们敢结婚(咱这对非婚儿童的行政歧视短期内很难改),这就涉及到两个大家庭组建一个小家庭的投资成本。单一个住房就卡住很多人,这得动资产高价问题;其次,你得让小胖友们敢生,不担心产房不担心坐月子。这需要进行行政限价或政府生育补贴;然后,你还得让小胖友们觉得养得起小小胖友。这一步最烦。一方面需要钱。要么是有大量廉价的公立基础教育供应,要么是增加小胖友们的收入增长。收入增长不好搞,而公立基础教育的开设需要时间。何况这事,应该是在生育停滞期就开始做。咱现在是快速下跌期,此刻才去拉高公立基础教育,已经是在制造教育资源过剩了。这点可以参考已经开始裁员的韩国中小学体系。另一方面,其实需要父母的时间。如果父母都双职工、996,那基本无力对小小胖友进行照料。最后要么是花钱买班,要么是折腾老爹老妈再站一岗。这种损耗也会明显打击年轻小胖友的养育信心。最后,还得让小胖友们有增量的预期。即:我这一生,就算生个娃,日子也是越来越好的。起码是不差的。这个最难。这涉及到稳定的就业预期(产业)和抗风险能力(社保体系和资产稳定)。如果让小胖友觉得:我生个娃,生活再也回不去了,维持原本的水平也很困难。那很多小胖友肯定不生了。不生,还能专心琢磨自己;一生,连自己都忙不过来,还得背个娃。工业时代里,生娃的纯劳动力收益比农业时代低太多,养育教育成本又高太多。所以增量预期很关键。幻想一下,当然希望咱这能像北欧这种。去年的出生率,冰岛增长了9%,芬兰7%、挪威5%、瑞典1%。瑞典虽然增长比例最小,但生育率都1.84了,和法鸡并为欧洲双雄。最离谱的是冰岛:去年新生人口超5000人(算上海外居民,冰岛人口才37万人)。二季度生育高峰时(单季出生人口增长16.5%),要从德国波兰请护士。而冰岛上一次新生人口超5000人,是09年,次贷危机。这就是完善的社保体系在兜底:被裁员了,没得搞钱了,但吃喝也不愁。那窝在家里的大块时间拿来干嘛?反正生有补助、养有补助。之前经济增长期里有一堆闲不下来的借口。现在闲了,生呗。现在咱这比较尴尬的是:一方面,都明白快速老龄化的危险。人少一点、少卷一点,固然是好事。但人要慢慢少,不能十五年后就迎来连续的青壮年暴跌。否则人口减少腾出的竞争放缓,直接被债务出清压力和市场萎缩对冲无。另一方面,起码我个人不是很相信:会有大额的政府投资来补贴生育成本、会有严格的劳动保障来释放个体的闲暇时间。因为我国总体是个制造国,产能和效率是我国出来卖的根本。不是很相信会愿意让自己少赚一点。所以能看到的,大概就是社会化抚养了。父母双方虽然依然在996,但有大量政府投资的托儿所、幼儿园和公立中小学,提供近乎全日托管的功能。说白了就是生了不用太管,你晚上十点到家,孩子也刚到家。打个招呼睡觉,第二天你上班他上学。唯一的大块时间大概就是周日。如果那天你还加班,也不要紧,说不定有新时代少儿宫。父母的养育职能被社会化,政府支付成本,进而降低父母养育投入,维持他们在劳动上的效率。但我个人其实很不喜欢高度的社会化抚养。至少,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儿童和少年期,需要父母和孩子保持一定强度的互动。因为人是无知。除了吮指反应这些,多数和他人互动的知识,都需要学习。尤其是表达善意、爱意、乃至有分寸的不满和愤怒,这些亲密互动,都是孩子向父母学来的。高度社会化的环境无法向孩子提供这些知识,孩子在老师和同学身上是没有这些亲密关系的场景的。这很容易批量制造“社会机器人”(我瞎编的词):孩子从普通交往上,很正常,有符合社会认知的基础社交范式;但一进入亲密关系,特别异性交往、和对自己子女的互动,都会出现障碍。例如无法解读对方的情绪、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以至于负面情绪严重挤压、不知道如何修正自己的反馈,等。我感觉有些跟我私信和女生聊天大失败的小胖友,就有很多这类特征。这很可能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他们父母在夫妻之间、以及在和孩子的互动里,都只展现了一些很机械的表达。儿童乃至少年期所形成的心理范式是很难调节的。如果大规模制造这种“社会机器人”,那至少我个人觉得:还是不生吧。但我也没想到什么更有效的办法。从冷酷的投入产出比来看,社会化抚养是少数可选项。当然,也有可能连社会化抚养都没有。那倒也省心了,可以看着生育率一直向南方开。

我们能否完全抛弃西方经济学而建立自己的经济学体系?

1.经济学以人的行为规律为底层理论来源,中国人严格来说和西方人没有什么区别,你把中国人都改造成zerg就可以建立了。

2.马克思也是西方人,社会主义也是西方来的,请注意

3.六七十年代也有大陆蠢材说要建立自己的物理学,徒增笑柄。

寒门子弟上大学是为了摆脱农村,还是为了学习知识从而更好的建设农村?

你后面这个问题说明你既不了解现实(把宣传当真的二傻子)也不了解经济规律。

建设农村这个词在中国说难听一点,是扯几把蛋。在中国,真正有禀赋搞有竞争力的,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有且只有东北那嘎达。人口稠密还缺水的华北和地形稀烂的南方都不行。

这些地区的农业和农村,说穿了是个维稳的地基。并且,随着老龄化少子化和人口流出,凋敝乃至消亡是这些农村的唯一结局。之前投入这些农村的基建费用,也会和80年代的日本农村一个下场:大半打水漂。

如果你是寒门子弟(指贫困家庭子弟,不是科举前的小型世家),你的人生就是hard模式,你念大学的首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自己有个出路,至于建设农村,那不是你现在这个阶段要关心的事

目前香港的疫情状况如何?

县城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小镇青年的出路在哪里?

参考日本,中国小县城的未来比日本更惨,别说产业升级,能有产业就不错了。不出意外,这些地方会变成靠财政转移支付苟着的地方,地方的经济也会以这种转移支付为中心。

如果你在县城没有过硬的祖业人脉,又进不了体制内,建议离开,至少去地级市和省城混。

11 名新教师 7 人来自清华北大,名校毕业生向二三线城市的中学扩散,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半年多以前我就借漂亮国历史讲,当年漂亮国大萧条时,哈佛耶鲁毕业生就争相去中小学教书,换一个糊口的饭碗。

只不过,彼时他们还只是争相去深圳教书,现在深圳公务员事业编不仅降薪还要退前两年的绩效,逼得他们去二三线求生了。

如何看第一财经,投资者需做好不动产定价重估的积极准备,“积极做好风险资产价值重估的准备”的社论 ?

1.这话有点委婉,但按这地方的标准,已经是明示了。

2.接下来,就请大家见证史无前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吧,当年在日本已经演过一轮了,放在中国只会更大更持久。这也是我在知乎念经一样念了一年的东西。

3.真是活几把该,用这种不可贸易品吸毒,来报应不过是早晚的区别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2476722/answer/27317266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是很委婉地又形容了一遍灰犀牛。

社论里给出了四个理由:

一,老龄化。

这个字词,人口下降是长期看空指标;

二,流动。

这个字词,人口流动是资产价格分化的加速器;

三,股市更完善,会和房地产争夺居民投资。

抠鼻鲁豫脸。真的吗?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真的能形成这么庞大的投资信心吗?

四,社保体系更完善,居民会减轻对房地产的储值保值依赖。

哈哈,你开心就好。

总之,社论最后总算给出了一句明牌:
“投资者需做好不动产定价重估的积极准备”。

问题是,这是句废话。

照央行的多份报告(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和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房地产既是我国城镇家庭的主要资产(占财富的七成),也是主要负债(也是七成)。

跟特么洛丽塔第一句似的: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我国多数家庭的财富,实际上就是房价的增量,甚至不是现金。

因为很多家庭基于对通胀、不健全社保、子女独立、养老等原因,现金积攒到一定程度后,还是拿去买房。

而且还是负债买房,是背着还贷成本的财富。

一旦大范围出现“不动产定价重估”,那纸面财富消失、资产瞬间转为负债,很多家庭就实质性破产了。

这句“不动产定价重估”,说得轻飘飘,字面背后是山崩。

而且这事没法怪普通人。土地财政,造成限制土地供给和鼓励托价;

城乡二元制弥散到土地财政上,就是学区房;

村里还在发一百出头的养老金,城里是确定延期养老,并推出了各扫门前雪的个人养老账户;

股市里监管日常缺位,企业大庄联手割割;

商业贷款体系里银行永不背风险,一切贷款,抵押物向房看;

民资和制造业少有的积累,看了一眼收益率后,乖乖向虚向房。

房价成了一场上下同步的循环盛宴。普通人想躲开这场盛宴的成本,最好的方式不是远离,而是尽早参与。

早进场、早套现或偿清负债,反而能早点躲开爆雷的牵连。房子没贷,爆雷炸不到你;起码有房,衰退期里熬的成本更低,甚至还能留点租金收益和抵押物。

自我强化的下沉循环。

社论里有句话我是字词的:

“房地产这一风险资产出现重估定价是迟早的事,且价值重估越早对经济社会的伤害和拖累越小。”

话对,恨晚。你看之前限价限得那么开心。

各地左手买右手的托价、行政干预限价、人为制造建设用地指标稀缺,都是出于私利而污染市场。“今年要是赚得少了,预算一改,明年能花的就少了。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明年大建也要花钱,今年必须接着赚”。

都觉得污染一下不要紧,屁股可以留给后来人擦。

现在一句“定价重估”,屁股留给所有人擦,毕竟多数个体没有对银行违约的能力。

我不敢给投资建议。万一亏了,再厚的皮也不够锤的。

但财政部前段时间发文,严禁各地政府通过国企购地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可以理解成严禁左手买右手抬价)

发完文后,无锡刚好搞了第四轮集中供地。这轮供地,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只有33%。而前三次分别为92%、55%、89%。

如果全国普遍严格执行财政部要求,那很多三四线的房价就彻底炸了。一些刚需买房的小胖友,务必记得观察本地的同类指标。

面板价格涨了吗?假的,结构性上涨难掩整体行情下跌趋势

近日行业有消息称,面板厂开始在某些规格上的产品出厂价格有上调趋势,被行业解读为面板价格可能筑底成功,有全面反弹行情。

不过据供应链传出的消息显示,实际上面板价格并没有出现真正的上涨,某些新开模的面板产品相对于同尺寸的旧模具出现上调,并不代表同一尺寸的所有面板产品价格都会上浮,所以面板厂对外宣称面板价格结构性上涨并没有错,对于一些加急订单和一些新开模具订单,由于备料、产能调济、技术参数提升带来的制造成本上升,面板厂和终端厂商都会把相应的价格稍往上调整。

对于整个面板产业链而言,对于行业炒作面板价格上涨表示十分不解,因为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而接下来的冬季购物节,事实上也是整个行业进行全面促销解决库存的最佳窗口,这个时候提出面板价格上涨预期,将极大的削弱供应链厂商和终端厂商的拉货意愿,大家会宁愿在冬季购物节少赚一点,把库存清掉,拿到更多的现金来渡过后面的难关,也不愿意冒然的在旧库存未去时拉货,再次出现新库存又堆积的现象。

对于部分产品涨价的主要原因,终端厂商表示由于欧洲对电视产品的节能标准执行新的规定,因此大家不得不修改模具应对。欧盟指定的EEI(EnergyEfficiencyIndex,能源效率指数)新标准将于2023年3月1日起在欧洲27个国家生效,到时不符合新标准要求的电视产品将不能在欧盟市场销售。

原来的EEI标准主要针对2012年到2017年间电视的能耗情况,多数都是1080P或者4K电视,新出的8K、MiniLED背光和MicroLED电视产品没有包含在内,因此之前电视厂商为了抢占这个市场,纷纷对这些产品的背板电路以及驱动电源进行了劣化处理,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线良率。此次EEI新标准不仅对原有的产品类别提高了要求,同时规定8K、MiniLED背光和MicroLED电视产品也要遵守更高要求的新标准。而目前在售的产品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款65寸8K电视能满足新的EEI能效要求。

因此大部分终端品牌厂商不得不针对8K、MiniLED背光和MicroLED电视产品开新的模具,重新订制开口率更高的MASK,以及导电性能更好的TFT线路靶材来生产符合EEI新标准的产品,新的模具和新的材料都增加了材料成本,提高了生产难度,产品良率也有所下降,因此生产成本会比旧模具的产品更高,把产品订单价格上调也在所难免。

针对传统的面板产品,供应链人士表示,为了配合终端厂商的冬季购物节促销活动,其实供应链企业的库存产品价格仍在加大优惠力度清理库存,并没有价格上调的迹象。

事实上面板生产厂商也没有上调出厂价格意愿,因为全行业的产业稼动率还在四到七成之间,对于行业通用规格的标准品上调价格,无疑就是把新的订单推给了没有涨价的竞争对手。

面板生产有着自己的规律,除非是岁修产线,不然得一直保证产线正常运行。也就是没有任何订单,面板厂商也会投入试机片让产线以最低的生产节拍生产,保持产线持续运行。因为如果一旦产线关停再重启,六代以上的自动化产线所花费的成本至少在数十亿元以上。即便是岁修期间,产线的空调、纯净水和特种气体等消耗也同样会发生。

目前困扰面板厂的不是产品价格高低,而是产线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只有产线的产能利用率上来,面板厂才能更好的摊薄运营成本,从而在同样的产品价格下,把产品成本降到更低。

针对某些产品品类的行业价格已经下跌到基础成本线以下的行情,行业人士表示除非拉货订单超出现行业产能+库存两者之和,否则行业一般会默认一些产品是面板厂作为替代试机片产能的库存标准品,这些产品的出厂价格主要是拿来养生产线成本,所以不会有人拿这个价格来认真分析整个行业趁势。

针对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的市场预期,实际上整个面板行业并不乐观,因为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没有缓解,欧洲和亚洲的区域冲突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全球通胀也在快速漫延,这些都会冲击终端消费市场的消费支出水平,从而降低电视、智能手机、IT等面板消耗大户的产品销售力度。

因此即便是今年第四季度出现了所谓的面板价格筑底成功行情,后面的2023年行情也很难出现真正的V形反转复苏,更多的可能是一个L形持续震荡状态。

针对未来大概率的市场需求增长难以继续的局面,整个产业链认为要继续调低非必要的标准品库存生产,把整个行业的标准品库存和产能稼动率维持在行业最低水平以节省行业开支外,研发新技术产品,在同样的生产难度下,增加大尺寸规格的产品产能,将是未来全行业努力的方向,这样即能保证一些刚需市场的产品可以获取更好的利润,同时也能提升面板产线的产能利用率,摊薄面板产线的运营成本。

这也意味着未来单位面积的面板价格,还会出现下降的可能,整体行情下跌趋势难以改变。

10 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 49.2%,比上月下降 0.9 个百分点,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谢邀。

9月的数据就能看出:小药丸没有发挥预期的药效。

所以10月的数据也不是很意外…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558429/answer/27384366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统计局的解读。统计局给出的第一个解释:产需双弱。10月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和48.1,比上月下降1.9和1.7,总体上还是在产能和需求的下沉循环里。农副食品、石油煤炭燃料加工、汽车、医药的产能和需求都出现连续两个月的增长,而纺织、木材家具、化纤橡胶塑料则出现5个点的下降。粗暴理解,可以视“刚需+政府财政”为增长基本面。例如食品、能源偏刚需,医药偏政府订单,汽车偏政府投资;而“非刚需初中级民用品”则承压,在原本内需不足的前提下遭遇外需走弱。9月沿海集装箱吞吐量环比降3%,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小日子挺紧的,压力开始在这个传统外贸旺季里传导。统计局的第二个解释是价格指数回升。前段时间的大宗商品价格似乎有点下滑趋势,但10月还是往上冲了冲。10月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8.7%,高于上月2.0和1.6。原材料成本又回顶,且又产生了对售价的拉动趋势。但这块影响其实也就那样。大宗商品高价的收割是在需求旺盛期,例如澳洲的铁矿石,你搞房地产和大基建时再贵也会买,因为你能卖得动。10月的纺织和木材家具,价格指数都走低。毕竟卖不动,对原材料的需求走低。第三个解释,K型复苏。统计局解释里只说了“大型企业保持扩张”,但大中小型企业的PMI分别为50.1、48.9、48.2,那就是K型复苏。大头的消费和就业还是得靠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反复蹲在衰退区间里,总量起不来。第四个解释,企业保守情绪明显。当然,原话是“多数行业预期稳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位于景气区间”。但其实这个预期值比上个月降了0.8,比去年10月降了1,比今年2月降了6.1,低于年均值。企业的乐观预期在走低,21个行业里有8个行业转入行业衰退预期。明显乐观的(58以上)只有农副食品(刚需)、铁路船舶航天航空和电气机械器材(政府订单)。高耗能行业(包括化工、黑色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电力)有56.7%认为市场需求不足,行业PMI为48.8。高耗能行业是重资产长周期大体量,该行业一旦进入保守期,拉扯面很大。我基本认可统计局的说法,虽然他们不会把话说得很直白。整个状态和9月其实区别也不大:包括外需在内的需求还是在放缓、就业还是在低位(从业人员指数9月49/10月48.3)、供应链还是有梗阻(9月48.7/10月47.1)、原材料价格还是在反弹。最猛的还是基建。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9月61,10月60.8。个人觉得值得关注的是:一,外需板块并没有像传统那样进入旺季。或者说,这个“旺季”并没有冲击“需求总体不足”的大环境;欧米不买买买,增速就会有个缺口。二,二季度末的很多刺激手段,招疲力老。其实仔细说也是有力的,不然建筑业指标不会冲到60。但这些大基建稳稳就业可以,拉经济的能力确实不如房地产。而房地产又用不起来。总之,我国总体上是个制造国,不是资源国也不是金融国。制造业交易量的高低决定着服务业的兴衰和资产价格的虚实。敲碗等四季度新招吧。虽然估计还是一城一策花式卖房。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假如富士康撤资离开。苹果的订单有没有可能交给接收郑州富士康厂房的新公司?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619032/answer/27386853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这事得看苹果的意思。以前跑工业互联网时,接触过一些烟台富士康的前辈,听过一点酒后吹逼。简单说:富士康是苹果带出来的。老郭当年也就是组装电脑、做做连接器,他的富士康并不强在“理解”,而是强在执行。你不会贴这块板子,加州那边可以飞人过来教你贴;没有设备,加州可以帮你介绍设备商,甚至压价;不懂检测,加州可以给你标准和检测流程,你照做。连胶水的配方都是苹果定的,留你点利润空间你照着厂子买。苹果也不是完全懂,但富士康就像个无自觉的听话AI,只要给素材就能内卷出图。于是苹果可以反复迭代自己的“出图算法”(工程数据和生产模式),最后得出相对最优原型。富士康长期让苹果割舍不下的,是台企普遍喜欢吹的“执行力”。12年1月纽约时报有篇报道,《iPhone为何中国制造》,提到了一个小故事:某款iPhone临上市前数周,苹果改变了屏幕设计(估计是4s?);新的屏幕元器件在午夜抵达工厂,产线流程要大调。然后根据已离职苹果高管的回忆:厂里的一名工头立刻叫醒了公司宿舍里的八千名工人,给每名工人发了一包饼干和一杯茶,吩咐他们前往车间。不到半个钟头,往倾斜放置的手机外壳上安装玻璃屏幕的12小时工作班次宣告开始。不到96个小时,那家工厂就已经在以日产一万多台的速度生产iPhone了。“那家工厂的速度和灵活性令人咋舌,没有哪家美国工厂能跟它相提并论。”从制造的角度看,这就是新产品导入和工序调整的耗时极低,产能响应极其灵活。对于有设计能力的甲方,这是非常理想的乙方。因为灵活就意味着清晰,产能清晰意味着销售节奏的可预测和可调节;而销售节奏的清晰就意味着资金周转的高效率和低风险。以一明而破万暗,稳定的高效低风险累积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当然,我们现在很清楚这种“灵活性”从何而来。往大了说,制造业是可以诞生“最优甲方”的。掌握设计逻辑、基础材料研发、基础工程数据、装备制造业、品牌、销售及交易规则等。掌握了这些,你就可以把重资本和重人力的生产环节外包出去,例如人力管理、土地、设备购买;但你依然保留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数据原型,并且可以根据这个苦哈哈乙方的反馈来持续优化你的原型。这样即使他是干活的那个,你这个不干活的依然可以在制造上对他形成壁垒。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做题家”:只能根据给出的既有解题思路来高效答题(制造效率);无法独立出题(基于技术储备、投资测算、市场调研而形成的产品设计能力);无法独立运用教案外的新工具(协调甚至创新的产线装备制造业,以及工程数据积累);无法理解自己答案的意义(生产数据对设计端乃至新材料新技术的反馈修正)。乙方成了最优化但也被固化的乙方。看上去也赚了很多钱,但只具备单环单向的能力,全链条能力极弱,试错意愿也越来越低。最后只能在既定道路上卷下去。其实看立讯精密,就能看出这种风格。老郭你赚得挺多(和硕上来后毛利大概也有10%),愿不愿意再卷点、再少赚点?你还不能骂苹果压榨流水线工人,人家做了测算,给工人留出了一般高于当地制造业20%到30%的劳动收入(且计税计加班)。人家就是来割老郭的肉。老郭不愿意,那你的一切都是我教的,我再教一个愿意比你赚少点的就是了。立讯精密的王来春,大姐当年就在富士康打螺丝十年,15年“建议”立讯投资声学,立讯收了台企美律的大陆厂,AirPods的订单就来了;20年“建议”立讯投资金属外壳,立讯收了可成科技。11年的连接线(联滔博硕)、12年的连接器(宣德)、15年声学、18年相机模组(光宝)、20年外壳。可以说是苹果手把手教立讯,在台企外扶一个陆企。因为苹果掌握着整个“原型”,他知道自己在生产上到底会卡在哪、为什么卡,所以也能定向扶一个适合自己形状的一比一倒模出来。富士康只能拿“更优”去搏苹果的“有无”,长期看,就是一场不对等博弈。其实老郭也不算很惨,三星的面板工程师还被苹果指派去辅导京东方呢。因此,郑州富士康不重要、哪个新公司(纬创立讯这些)来接厂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苹果怎么想。反正就算富士康真撤(不会的啦),能接手的也是另一个更听话的富士康。再说今年苹果对产能的要求也不算急…工业本身就是个资本增密的过程,天然会有强烈依赖性;而制造业是个人力与资本双重增密的过程,更甚。在形成庞大的独立需求(尤其是内需)和同样庞大的行政强制力之前,诸厂皆为富士康。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郑州一医院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大家不用过于惊慌,如何看待这一结论?什么是自限性疾病?

谢邀。

感觉河南在搞一场博弈。

搜了一下卫健委官网,提到“自限性”的次数很少,且无一涉及新冠:

“自限性”的搜索结果只有52个,而“新型冠状病毒”的搜索结果有5465个。19年底疫情以来,出现“自限性”一词的正式文稿只有两则,一则是讨论腺病毒可能引起儿童自限性的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一则是讨论多数冬季儿童流感的自限性病程。因此,虽然有些胖友说“新冠其实也可以划入自限性的范畴”,但我个人有保留。至少从官方传播口径上,估计“自限性”和“新冠”是不会轻易关联的。(可能会有学医的胖友嗤笑,但理解一下,咱这确实有A4考据学)。从传播学的角度也能理解:如果按普通人的理解或简单搜索,“自限性疾病”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用怎么管也会自己好的病”,低风险。这种印象,呃,不严谨不严肃。因此看到郑州卫健委提出这个词时,搞文字的人还是会有些反应的。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903281/answer/27402053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903281/answer/27402053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要求全部解除各开发区和区县自行划定的临时防控区;二,明确划定了防外溢防控区和中高风险地区;三,要求除防控区和风险区外,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并要求超市/理发店/药店恢复经营)。实际执行里会加码多少,暂且不论。重要的是时间点。郑州富士康毫无疑问发生了群聚性感染,从各种画面来看,管理能力明显堪忧。换言之,恐怕暂时无法确定具体感染状况。而很多人已经离开了,数以万计。尽管很多地方专门出面转运接收,但这已经是事发两天后的事;加上漏运和地方未出面接收的,大范围传染的风险不算小。如果按以前的坚决态度,此时应该是不会要求立刻恢复生产生活、取消下级自行划定防控区的。毕竟要是有一例散出去,郑州都得背直接责任。当严时并没有出重手。我个人感觉,在赌。要对这小二十万做精准的检测和隔离,筛到无风险,财政压力不小。河南这几年够霉的了,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从全国第8跌到第12,眼下估计更不好看。但更大的财政压力是这二十万人自己的:流水线工人手停口停,年轻工人又没什么存款。如果他们静默个大半个月,这些年轻人多数怕是要准破产。就算吃住全包,厂里的全勤、返费这些也拿不到了,损失也在小一万。且港区静默大半个月,不仅富士康,关联产业的短期用工量估计都会大减(上游担心产能风险而压缩转移订单)。所以静默完后,这些手上没有几个钱的年轻人要去哪?就算买张车票去外地,会不会因为曾经待过高风险地区而被隔离?被就业歧视?郑州富士康的河南员工占比至少在70%以上,这些年轻失业工人的压力,最终还是会压回河南自己。洛阳南阳商丘们,此刻能吸纳按万算的失业青年?所以我不觉得这是单纯的保收益,这是避险式的保就业。不仅是追求产能和就业的收益,更是担心失业造成的连锁反应,例如陡增的社会成本、资产价格下坠、产业投资加速外流,最后形成长达三五年在财政上难以扭转的地区衰退。隐形债会被彻底点燃。所以(个人猜测)不从严,明确要求保证产能和基础物流,最大范围内坚持人货流通。估计是“区域间防控、区域内流动”。产能区放开,区域内总交易量就不会明显下降,企业们也在正常支付工资,主要的民生成本不会直接压在地方身上。非产能区可能还是封控从严,毕竟这个KPI没有根本变化。在企业订单逐步消化后,例如接近年底,再利用春节空档进行返乡封控,转入追求清零。此时工人们也有点闲钱,又进入传统产能淡季,有余力陪你从严了。个人瞎猜。河南眼下就是无米之炊,看如何见招拆招吧。

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 1373 个,基层社员达 45.2 万人,重建供销社对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你们这是搞笑么?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无非两条路线:日韩路线,给农民高额补贴,代价是高价格或者财政高支出(在这里别想了);欧洲美洲路线,高度分工加全程自动化,通过高生产率提高收入,代价是土地一定要集中不然没有规模效应(基本不可能,农村的土地有维稳的作用),还要土地条件好(只有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有这个自然条件,其余地区抓瞎),其余路线全是扯淡。

供销社原本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对这玩意我就一个评价:

一言蔽之,市场经济年代按钱分配,计划经济年代按地位分配,你是农民还是城里人,是干部还是工人,是处级还是科级,直接决定你能分到啥。

这种情况下基尼系数是失真的。因为很多东西没票据买不了,还有更多东西连票都没有,比如特供的进口电影。

怀念这个年代的人,如果是失意的旧贵族,那可以理解,要是祖上是普通人,基本可以判定是【】。毕竟那年代80%的中国人生活在农村,生活质量还不如今天的印度贱民。

回到问题上来,为什么这个扯淡的东西会回来:

回答很简单:类似互联网公司搞的灾备系统,一旦东南有事,被全球制裁跑不掉的,这种情况下只能开启纯内循环状态,供销社就是用于应对这个情况的,你最好祈祷没有这一天,否则这东西就是你们大爷。

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 1373 个,基层社员达 45.2 万人,重建供销社对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 Deep Van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722228/answer/2741188989

多地 11 月起核酸检测需自费,如何看待此政策?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4219328/answer/27417614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钱啊,兄逮,钱。今年大环境不好,本身就会收得少;还要保持对经济的刺激力度,留抵扣税这些税费减免不能停。这两块大概还要少收1.2万亿元;然后卖地这块,今年大概少了2万亿元(还不能仔细想到底有多少是左手买右手);3万亿元起的新增缺口。就算有5000亿的专项债结余限额(临时让你多发点债),那也是2.5万亿元以上的收支缺口。钱又不是真从空气里变出来的。今年前三个季度,一般财政和政府性基金(卖地)的收入同比降幅为6.6%和24.8%。各路地方和国企又是搞结转结余(挪余粮,1.4万亿元),又是上缴利润(1.65万亿元),估计全年的广义财政赤字率还是会过10%。因为很多开销没法砍:国防、民生、债务付息,哪块也动不得。大基建类的支出更不好停。10月制造业PMI也聊过了,亮眼的土木工程商务活动指数和扩张的铁路船舶机械矿业,都是仰仗大基建的财政。这块如果放缓,那底子一下就漏了。特别现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比较头铁,咱这10月外贸已经出现明显的“旺季不旺”。9月的手机/平板/笔记本出口量分别下降5.8%、11.6%、33.2%,10月宁波开始强调稳订单。房地产是下坠主力,传统顶梁柱外贸明显疲软。这时候更不敢停逆周期调节,否则失业和债务爆雷会立现。所以再回头看卫生健康支出,就头疼。今年到9月,卫生健康支出的增速是10.7%,9月当月增速是24.6%。而20年全年增速是5.4%,去年是3.9%。7月时,深圳龙岗追加的防疫经费就超6亿,罗湖也补了1.2亿,摊在人口上就是每人140多元。我觉得我国多数城市的财力撑不起这个标准。而且从刚性上,这钱的真实优先级真不算高。今年上半年,地方债付息金额(注意只是付息)就有5120亿元,增速19.85%。这种钱才是真要命,一违约,地方融资平台就炸了,无法循环融资,工资都得停。照财新的报道(《收入下降支出刚性:直面地方财政困境》),很多地方的库款保障水平已经到0.15了,也就是只能保证30天x0.15=四五天的开支兑付。检测是要花钱的,每一管都是钱。之所以今年多地有诡异操作,说到底还是没钱。因此我觉得很多地方就是在博弈。虽然说三保省里会兜底,但到底兜多少、什么时候给、会不会末了不给,说不清。现在给的那点,只能做到这个水平。不加钱还又要既要,不出问题的同时专项债要花出去、项目要开工、产能要运转,只因你太美。尤其是不让左手买右手,禁止国企购地以虚增土地出让收入。真实收入曝光,那就是地方预算大调整,来年要如何向本地多个部门机关交代?现在财政的说法是:“(对地方债)逐步实现按规则统一监管,打破政府兜底预期。”说白了就是保不了所有地方,有些地方该爆就爆。这已经不是又要既要了,是既要防疫KPI、又要增长、还要财政纪律。所以很多地方拿出了最硬的辩论手段:没钱。民有钱民出,上有钱上出,总之我没钱。算盘最诚实。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