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才是人口第一大国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5982678/answer/27570375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影响估计得十年后出现、二十年后开始明显。

越南的狭义制造业工人(进厂的)其实只有400万到500万人左右,你就当占人口5%吧。

(其实这个比例也不差了。照《制造业从业农民工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刘林平)》的数据,我国制造业工人在18年约9900万人,人口占比也就7%左右)而越南这四五百万制造业工人,确实已经对我国部分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只是越南国家禀赋有限,这种冲击撑死了替代我国7%左右的制造业就业。但印度这个体量,就不能那么放松。印度的制造业能力还是在低位,比较狭义的产业工人数量,大概只有1200万人左右。人口是越南的14倍,制造业工人才2倍多,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印度的拉胯。但不能因为他眼下拉胯就视而不见。一,例外论拦不住工业能力的扩散。带英当年觉得普鲁士野人不会搞高贵的工业品,给德国货打上“德国制造”的羞辱性标志;米国人砸日本车,认为是战败国做的廉价货;日本人坚信雁阵转移里自己永远是领头;在改开前,甚至连印泰马菲这四小虎都不相信东南亚产能会大举转入大陆,认为制度性鸿沟不可逾越。最后大家发现:在工业化与市场化面前,什么种族/文化/宗教/政体的优越论都是扯,最后还是看有没有亲产业制度。相对低廉的要素(人力为核心,包括土地基建)、稳定的生产环境(哪怕是明确但可靠清晰的腐败)、高效流通的对外环境(地缘和外部交易许可)。只要该国愿意进行亲产业的制度性改革,总能搞出点本国制造业。这点上,虽然我以前经常嘲讽莫迪老仙,但印度确实是个在人力上有工业化潜力的国家,莫迪老仙也确实是走亲商、亲资本、保护本国产业的基本路线。二,工业化进程会慢,但不易打断。工业化是个资本增密的过程,制造业是个资本和劳动双重增密的过程,很苦。但说要打断这个进程也没那么容易。一般是市场性自发中断最简单,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上升,迫使生产资本逃离到成本洼地;此外,币值高企或紊乱,导致本地交易核算不便,也行;再往上就得是物流及原材料断链、丧失外部市场准入许可、设备断代等高烈度操作,也就是强力制裁和战争。如果印度内外维持个二十年左右的和平,那制造业能力增长个五六倍是完全可能的。我觉得十年内,印度制造业工人起码会到2000万人左右。加上那时的东南亚制造业工人(我盲猜大概能到1000万人),南亚东南亚应该能形成一个3000万人以上的产能池。这个体量足以对我国中低端产业资本形成强力的流出效应。三,未掌握产业链时就产生产业转移,有向虚风险。这点我以前说过很多次。例如服装生产环节虽然离开了日本,但原材料(东丽)和设备(JUKI)还没有离开,所以虽然日本已经不体现服装产能,但依然是服装产业的核心国家。其实还是微笑曲线那套逻辑,技术专利(工程数据等理性资产)和品牌服务(感性资产,例如优衣库)这类高价值环节握在手里,重成本低收益的代工包出去。现在回头看,这种产业转移算代价最轻的,能在产业转移的同时保留一定收益,最重要的是保留产业知识的积累,还在桌上。但我国大量制造业处于“上无技术下无客户”的尴尬局面,即:设备和核心材料不在手里,客户也是港台对接再转包。在没有突破微笑曲线两端的时候就启动产业转移,我国能输出的其实就俩:资金,管理体系。前者是投资行为,收益的外溢面很小(就业/税收/国内关联产业);后者则很容易被承接国消化。这就成了当年印泰马菲的对华产业转移(典型如东南亚跨国华商),转完之后,本国原来的实体产业转型为低技术投资集团。收益可能还会增加,但本国能收益的人反而缩小。其实萧山和晋江的很多厂二代已经是这样了。我个人角度看,印度的二十年内大考,就是能不能把现在的1200万制造工人拉到3000万人以上。这意味着印度得持续进行统一市场的改革,莫迪老仙们要坚持“建设亲产业模范邦——强行复制”的循环,至少覆盖本土3亿人左右。(或许就是古吉拉特——马哈拉施特拉一线)央地矛盾会尖锐,而且地方有印度特色体制加成,不是易事。但也不能完全看死。因为庞大的年轻人口也是倒逼改革的重要动力。料敌从宽,如果印度磕磕绊绊地苟过了这二十年,那画面估计不会太好看。至少我个人觉得:亚欧大陆上暂时不应有两个十亿规模的工业化国家,全球需求暂时也承受不了这些产能。细化来看,我国的产业升级固然是必由之路,但:一,单类产业升级需要时间,特别是米国制裁影响下,周期拉长。二,产业链整体升级,需要中低端工业的应用市场作为基础。这点常被人忽视,但工业富联和5G慢慢教育出了这个概念:某项工业技术如果想实现自循环的升级,那就需要大量工业应用市场。西门子GE是靠其他工厂养出来的。三,产业升级必然带来摩擦性失业(这词真存在),联动产业转移,就业压力增大。效率提升就是用工量减少,任何产业升级都会造成本板块的失业。但效率提升会外溢到关联产业,创造新就业(往往服务业居多),所以一般总量会增加。但这里就有个工人再培训再就业压力,这是摩擦性失业的一种。如果再遭遇到产业转移,这种新增失业可能会短期内超额,服务业承压;而考虑我国产业管控的“特殊性”,大量市场存在行政准入门槛,这种短期失业可能会进一步转化为长期的低水平就业。“进厂不如送外卖”的普遍化。四,老龄化。这点其实最重要,但现在大家都明白,反而不用聊。反正2035年我国会进入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的重度老龄化阶段。而那时印度的老龄化大概刚到14%。所以,从我国角度看,印度的中速工业化不是什么好消息。不仅是人口结构,更重要的是量级。14亿人口摆在那,哪怕做不到,印度也必然谋求全门类的竞争,从浅到深,有门就踹。这不是吹印,这是产业内生逻辑:有了实体产能,就会恐惧产能消失。因为产能消失伴随失业和税收消费降低,和一战的恐惧一样。如果印度能维持亲产业环境十年,那就是个大号越南(现在印度主要卖炼油/药/钻石/米),估计只能冲击我国的组装环节。但如果二十年,就可能开始冲击机电环节。挤压效应。所以最后的关键还是在自己身上。高效的单位生产效率,不是靠堆人,而是靠数据生产,并在产业上冲到材料和装备;繁荣的服务业,一方面是收入增长,但更重要的是社保体系健全,刺激居民敢于消费投资。如果能在重度老龄化到来前做到,那么印度即使有人,我们也有智有财有力,可以错位竞争;如果没做到,那不管印度是好是烂,停留在劳动力价格上的竞争总是苦的。毕竟是中年对青年。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优化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公布,密接者管理调为「5+3」,风险区调为「高、低」两类,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谢邀。

说点两边都不爱听。

很多人本能地把问题分为两派,一派开,一派关,然后两派天天打来打去。

我眼里也有两派,不过区别不在开关松严,而是一派叫“有为”、一派叫“无为”。

说到底,街上行人不在乎网上这点争吵,也不在乎这堆飞来飞去的名词。路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效执行该路线。

旗帜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把旗给举起来。举不起来的旗,绣的再好看也无意义。

以前我们在讨论什么?

时间点、成本、可行方案。

关派会明确承认“最终要开”、明确承认“仅凭人力难以彻底断绝传染”。

关派所主张的关,是因为眼下变数太多,提议“以关换时间”,等到进入一个更好的状态后再开。

所以关派从不否认廉价保供体系和补贴的重要性,也支持基于疫苗和毒性变化而调整。

而开派认为:既然迟早要开,不如先逐级测试逐级打开。小范围经验的扩散推广,好过大范围的无经验面对冲击。

开派主张:在明确疫苗效率与损害赔偿后,快速全民强制疫苗,然后逐层降低管控力度,以医疗分级应对。

虽然开派关派立场不同,但在基层医疗点、分级、应急响应和保供等问题上,其实是一致的。

这些观点,我认为都是“有为”派。

他们都不认为单靠遵守文件被动静默就能永远管住,都认为应当主动做点什么。

例如强化保供是积累韧性,强化疫苗是积累抗性。在某个方向优化提升后,再主动进入下个阶段,这是通过“有为”来获得主动权。

但,我不赘述,总之这两年算无为。

静默太好使,KPI太紧迫,形成路径依赖。以至于三年了,操作基本无变化,防控成本基本无减轻,只有疫苗施打率还聊慰人心。

但毒株进化有可能抵消这个收益。

最后真正引导变化的,是现实。

经济压力倒逼。不是基于上限而选择变化,而是基于下限而不得不变化。

没钱了才想起职业培训,生病了才想起膳食均衡。很多能在有余力时做的事,拖到旧疾并发(土地财政和全球新一轮收缩)时才做。

这时候再去讨论,说实话意义不大。因为很多事已经没得选,时间点过了。

今天有人因开工有望而喜,有人则真正开始第一次担心自家老人。

我比较怪,我在想这条路的持续性。

这算是这三年里的一点个人感想:有时候,路线摇摆的成本,比选择一条低效路线,更大。

因为就算坚持了一条低效路线,真头铁,也能找到优化机会,持续降低成本,最终转为相对高效。

而路线摇摆,会导致多条路线上的积累归零。选择路线——投入成本——前期成本大收益低,难受——切换路线,上一轮投入归零。

最后底力耗到一个临界点,不得已选择眼下便利、但可能多方都不满意的路线。

例如基层医疗点不仅没有拿到投资,反而因经费被挤压而收缩了。

现在也有类似的关注:

一,会不会在数据不好看时回头?

你是因为经济压力而挪到这一步,不是因为上下共识的进度计划主动走到到这一步。万一数据不好看、但经济又有些起色,会不会回头?

松严不定,纯凭应激,那信心就会被反复拉扯,民手足无措。

二,刨去检测,医疗体系、特别是基层医疗点,这三年里是进是退?

如果三年无为,能不能在未来两三年里快速补课,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级诊治?

三,能不能改革KPI?

形成静默惯性的重要原因,就是绝对化KPI。有绝对化KPI考核,地方必然会一封了之,根本无力考虑其他改良。

现在又有松的迹象,又一边要求“决不能造成放松”,那是否根本KPI依然不变?如果根本KPI不变,那这份新规恐怕大概率会在执行中被扭曲。

总之,不怕选,选了之后好好做就是。怕来回选,现在没多少空转空间了。

中国 10 月社融同比少增 7097 亿元,M2 同比增长 11.8 %,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5839351/answer/27531074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双十一嘛,应景打打折…原本10月份跌点是正常的。银行体系喜欢在季末冲KPI,相比下季初数据是会垮一垮。何况9月的社融冲到了3.53万亿元,10月怎么做也冲不到这个水位。所以10月时,市场预期本月的社融应该在1.6万亿元左右,9月的一半。因为去年10月就是这个位置,1.59万亿元。去年9月的社融是2.9万亿元,然后10月收到1.59万亿元;今年9月是3.53万亿元,考虑到今年形势八行,回落幅度可能更大,那就当你会回落到去年的水平,1.6万亿元左右吧,起码比去年同期涨点——大量研报和经济学者如是想。(你去翻关于10月社融的预测,真是这么说的)然后开盘:907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近7100亿元。现在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味道。例如关于新增人民币贷款,上个月不少机构主打谨慎立场,纷纷表示:考虑到疫情多发、房地产腰斩、出口疲软等多重影响,10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在8600亿元左右。现在开盘:6152亿元。一把一把药丸吞了,还是软。谨慎预期追不上下跌速度,不留神还以为你在看多。其实能聊的东西也不多,今年的毕业生已经身体力行感受水温,自知冷暖。硬要说的话:一,CPI低位,是不是已经在反应通缩预期?也就是说:除了上头平抑物价的努力(真诚脸),CPI、尤其PPI在大宗商品依然相对高价时的走弱,会不会是因为实际总需求在下降?到今年8月,住户存款较年初增加了10万亿元。收入增长不明显、储蓄率走高、不借钱不投资不消费,总需求躺了。这么多水,也没灌下去。二,脉冲式的数据,说明企民双萎。今年的社融,4月9453亿,5月6月就是2.84、5.18万亿;7月7722亿,8月9月就是2.46、3.53万亿。虽然这种节奏往年也有,但今年太明显,跟着国债专项债等上头的钱来动。上头的钱一进入程序式空档(例如集中发行完毕),企业和居民的数据就立躺,那反应速度跟特么只狼躲危似的。如果把大基建里承接政府订单的企业借贷数据刨掉,我怀疑我国企业已经全面学佛,不花不借,没有招聘投资这些世俗欲望。居民?克而瑞30城监控数据,10月房地产成交面积环比再降14%、同比下降28%、1—10月累计同比跌幅40%。一城一策多重刺激下,“金九银十”照躺。三,信心真比黄金贵。易行前几天说:“自救”应成为当前和今后应对金融风险的主要方式…大规模的“他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安排。这句话我很字词,非常讲财政纪律,明确区别了“财政的钱”和“央行的钱”,上头不会去承担下头无纪律扩张的负债。但你关上这道门的时候没有开窗,在大势走弱的基础上,企业和居民也没有看到别的增量,上头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开放手里管控的市场。相反,“扩大税基”的压力还在走高。无增长预期而有支出增加的风险,企业和居民继续保守化。而且这种观望情绪已经在转化为看空:居民看空房价,企业偏向“看空竞争”——只要我的同行先被负债压死,我就赢了。于是居民储蓄、企业收缩支出、大量资产因被抛售而有转不良的风险。那还贷个屁。总之,我觉得今年也就这样了。看明年春节后。一是信号明确的放宽,恢复线下业态和服务业交易;二是理清破产体系,房地产和部分地方原地爆雷,炸泡沫;三是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下半年的降幅不算大,希望明年降猛点;四是美联储加息到顶并转入降息,消费恢复消化过剩产能。就算都做不到,也不可能恢复到19年,甚至可能回不到6%增速。但起码见底了。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北京朝阳通报称「朝阳区对核酸检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向居住区附近布局」,目前当地具体情况如何?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645719/answer/27591554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边撤检测点,一边保持24小时核酸的要求。昨天不知道整个朝阳区有多少人寒风里排队。然后今天又改回来了。不怕撤,只怕()。撤:撤了免费检测点,批量转自费,收钱;():一拍脑袋我就这么干了。有个产业热词:智慧城市。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去年的报告《新型智慧城市产业图谱研究报告(2021)》:一,单前年一年,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总投资约 2.4 万亿元;二,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占比最大,分别为 15%和 10.2%;三,智慧城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北深上杭广,北京尤强,占全国的32.4%,其中上市公司占全国19.7%。这词听着炫酷,其实就是把一个城市给数据化了,然后用算法算力来分析,降低决策成本。例如:摄像头拍到一个车牌号,想知道车里是谁;摄像头本身有定位,再交叉分析附近基站信号和车管所资料,能抓出半实时的车辆内人员信息;再例如:想知道此刻一个小区里有多少人;抓电、水、气、网的数据,交叉分析;还可以辅助算法,排除无人在家时常开的家电耗电量和联网数据量,得出相对精准的人数。这俩是我前两年看某胖友公司跑地方项目时做的示例功能。网上也报道过一些智慧城市的功能,例如实时监控车流量,并由算法根据车流量调整红绿灯时间,最终在整体上保持交通相对畅通,减少局部严重堵塞。总之,在社会数据这块,我国认第二,全国无人敢认第一。这些年动辄万亿的智慧城市投入,就是为了抓数据(给老系统装传感器)、传数据(5G在这块有点用)、存数据(云和区块链)、算数据(算力)、看数据(各种高大上的中心大屏)。就算刨去“损耗”(或搞钱、或把土地项目包装到智慧城市这个概念里),一二线城市的社会数据能力也是全球顶流。系统绝对能知道某些地方一天有多少人次。那么问题就特么来了:三年了,不知道整个区域的日均总核酸需求、核酸人次、次数峰值、峰值时间段、热点区域么?不知道72小时和24小时会各自产生明显不同的人流结构么?在撤核酸点时,有没有根据过往数据(如果之前有做记录分析的话)来测算调整之后的承压能力?如果都没有的话,这次调整的数据依据是什么?是把花了大价钱建设的数据能力摆在一边、拍脑袋么?所以说不怕撤,只怕()。撤免费检测点,是要多花钱,成本被具体地转移到个人。但起码能进楼开工。(),就是既没有根据24小时要求会产生的检测量增加收费检测点(此时握着白条的检测机构巴不得开工),又没有根据调整后的总检测能力上限(包括收费)来调整时间要求。爷,这么搞会有很多人开不了工的。天天讲“工程师红利”,那烦请还是多整点数据决策。昨天调整今天恢复,我腰不好,频繁摇摆受不住。

《环球时报》原记者付国豪于 2021 年 10 月 25 日去世,他为我们留下了何种精神力量?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7260249/answer/27648199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不整宏大叙事地说:这个圈子确实难混,平凡人家的小胖友进去了确实容易出心理问题。看着光鲜。论成分,公家;论认知度,媒体。看看机构的名字,还是在上,不在地方。往地方上一派,对接的人身份不会太低。毕竟他们指望你发业绩KPI,对上报告对下表扬;大小企业一般也是毕恭毕敬,都说不准你身后的关系;周围人还觉得你在人脉上神通广大,有普通人掌握不到的消息和门路。九十年代算最威风的时候,记者证桌上一拍,地方局级的也得挤个笑脸,处级的负责跟随接待。现在算余威尚在吧。但看里子,真真一般。机构的架子看着大,可实际层级并不高,编制也不多,人员大头都是临时工。能端铁饭碗的,一般都是行政中后台,一线人员做个十几年还是编外。因为光鲜,身边同事很多还是有家世的孩子。要么是能解决领导的问题,要么是能解决领导。同样一个月苦哈哈拿几千,这些孩子就当赚个油钱。他们出差就是蹲酒店,你出差是跑一线。等到作品发出来了,还得挂他们的名字。你也得罪不起,老老实实跑业务吧。业务你也跑不过别人。写报道,有各种边界,没有懂行前辈把关,就是输出废稿;跑广告业务,这些媒体已经没有当年的流量价值。在找关系客户这件事上,那些孩子们一个顶你一百个;到地方的任务式宣传,嗨,轮不到你,这种刷名字的活那得是领导嫡系。“反响好”?再好,功劳也不是你的。对于系统而言,功劳是嫡系和孩子们的,苦劳才是你的。骤得盛名又如何?让你做小你就得继续做。一边输出感动和正气,一边干看身边人大快朵颐。等你熬不住了,卑微地找老大,想求个“自己人”的身份。你才发现:“自己人”和“同事”原来是两个序列。是不是“自己人”,不看工作能力,而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你手上根本就没有可交换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转去做公关,帮企业打点媒体关系;很多人转自媒体,做点吃喝玩乐的内容。是有一身本事,但走这条路不靠本事,我又身无长物,那只好把本事卖给他人。还在里面熬的,真就是文火烧铁,烧不出通红,只能烧出一层层碳黑。离这个圈子远的年轻人,很容易抱有抽象化的幻想:一正一邪,我找到组织了,塔塔开。不好意思,你先跟这片沼泽、这个酱缸塔塔开吧。如果他当年在更好的时间点离开这个圈子,我想,事情应该会不一样。对了,从昨天付国豪父亲发出消息到现在,胡主播已经发了七条微博。其中两条是两千字以上的洋洋洒洒,四条是四五百字的快评。如果说之前是保护遗属隐私,那现在付父已经公开了消息;如果说环时来发不合适,已退休的胡主编应该是有这个自主权的。无视了一天,又把自己过去提及付国豪的微博从8条隐藏到只展示1条。

于公于私,令人慨然。

2021年31 省人口出生率公布,13 省人口自然负增长,多省首次转负,这背后都有 哪些原因?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7240761/answer/27646277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你要大城、要土地财政的资产高价、要普遍的低社保。那就不要对结果感到惊讶。有组数据挺有意思(陈沁的《未来十年,哪些城市“出生率”会暴跌):15至49岁育龄女性的人口占比;最高的前60个城市,20年的占比在25%到30%之间;最低的后60个城市,占比在18%到21%之间;这120个城市的育龄女性占比在10年到20年之间都普遍跌了3%到7%。但“15至49岁女性”这个范围毕竟过宽,把数据进一步收窄到生育量较大的“20至29岁女性”档位,差距就更明显。举例:20至29岁女性占比最高的是深圳。10年比例是17.22%,20年比例是10.5%,比例跌幅有39.04%之巨;但绝对数量却在这十年里增长了2.96%;换言之,深圳的基础生育潜力在这十年里没什么变化。再例如成都。十年里20至29岁女性占比从9.58%跌到8.11%,比例跌幅15.3%,但绝对比例却增加了26.24%;郑州,11.75%跌到7.94%,比例跌幅32.44%,但绝对数量只跌了1.32%;合肥,10.33%跌到7.71%,比例跌幅25.33%,绝对数量增长22.69%。这种“比例下跌、数量增长”的情况,在20至29岁女性占比的后50个城市里看不到。盐城,十年里比例跌49.38%,绝对数量跌53.23%;抚顺,比例跌46.83%,绝对数量跌53.71%;聊城,双跌61.74%,60.67%;南阳,双跌55.76%,58.13%;泰安,双跌56.54%,56.72%,等等等等。占比最低的50个城市,十年内两个跌幅基本一致,基本都是腰斩,差距普遍在5%以内。另,20至29岁女性占比最低的后50城,分别为:白川/伊春/盐城/七台河/资阳/抚顺/鸡西/聊城/南阳/双鸭山/鹤岗/本溪/益阳/松原/三明/泰安/临沂/丹东/菏泽/龙岩/南平/彬州/辽源/邵阳/白城/牡丹江/济宁/永州/平顶山/营口/大兴安岭/德州/通化/舟山/河池/威海/延边/滨州/吉安/辽阳/衢州/株洲/常德/怀化/衡水/吉林/铁岭/乌兰察布/随州/鞍山。非常贴合眼下负增长的13个省,可以作为一个资产预警风向标。说白了,就是人口流出地的适龄女性在支持大城的生育率。有的是省内支撑,例如成都武汉郑州;有的是跨省支撑,例如深圳广州杭州。规模庞大的年轻女性涌入这些大城,保证大城的绝对生育潜力不至于随着急速城市化的节奏而速崩,进而形成这些大城在资产和消费上的长期利好。前几年我聊这个流动时,评论区有人说:那无非就是生育潜力平移进城了嘛,生育总量应该不会有剧烈变化的。我觉得到今天,这个问题很多人应该有亲身体会了。人口流动在生育率上有明显损耗。最直观的是进城税,大城的高价资产压低结婚率和生育率。“家”字有个宝盖头,无房、无租售同权的长租廉租,两个“流民”要怎么结婚?谈何生娃?另一个是大城策略下的投资集中。投资集中使得大量产业只存在于大城,小城要么是工资溢价低,要么是干脆没有这个类别的招聘。这对于高学历女性而言,小城基本回不去,除非考公上岸或从零开始。最后有个讨论不多的,是农村宅基地的“一宅一地”政策,农村女性难以获得家庭宅基地继承权。所以对于低学历进城女性,家也是很难回的。都是无资产,为什么不在城里打一份相对高价的工?最后形成了“大城剩女小村剩男”的绞杀局面。大量回不去的适龄女性不得不留在大城,然后在大城里能购置资产的男性这个小池子里找一个成家机会。小城和农村男性则在极其有限的本地适龄女性里熬彩礼。产业与就业的“在地化”一定有助于生育。(我喜欢用“在地化”,指外部投资在本地形成产业与就业;“本地化”有“利用本地资本形成本地产业”的含义,现在多数地区已不具备这个能力)因为工作在本地、家庭资产和人际关系在本地,形成新家庭的成本一定低于进城。有时候开玩笑说,我国生育率的最后堡垒是“南宗族北教门”,不全是戏言。因为这俩组织还能保持相对完整的本地关系,哪怕转移到外地,也是相对稳定的产业。但大城策略本身就要集中投资、要外部流入,天然是反均衡投资的。如果国家投资平抑无效,那普遍的“在地化”就会在人口投资双流出下被轻易打碎。不得不进城。然后一进城,生育率被资产高价一压,躺了。现在大城策略见不到改变的可能,资产高价也中期内动不了。大城跌了不代表资产高价就无了,因为大城只要维持相对高价、收益率和泡沫都好于小城,人还是不得不进城。最后的刹车只有一个,就是普遍的社保体系。不是上岸人的社保,也不是大城里白领金领的社保,而是从农村到普通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保。如果说新农合意味着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包括农民的全民纳入社保体系;那接下来需要的,就是第一次建立全民可兜底的社保体系。这个兜底甚至不是指看病,而是失业了能吃得起方便面,不管他什么户口,无论之前有没有缴纳过社保。如果政府能主动加杠杆,做到“不出工也能活”,那算踩了生育率暴跌的第一脚刹车。要花的钱不算少。适龄劳动人口7.8亿,就当只覆盖20至40岁的失业风险群体(包括派遣工这类不稳定就业),估计也有1亿人。一月300元,一年也是3600亿。但我觉得,如果政府背杠杆来完善社保体系,那生育率尚可为。这比直接发钱还要有用,因为这是一笔可预期的稳定收入。如果未来这十年还是把这些3600亿们拿去搞楼堂馆所路港桥,那生育率就一路狂奔。未来十年,育龄女性比例(特别是35岁之前的)恐怕不止跌个5%。再跌这么一轮,大号韩国。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浙江宁波拟推出「教师退出机制」,退出渠道包括待岗、转岗、离岗退养、解聘,将带来哪些影响?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7213335/answer/27672269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可能是节流。简政放权这事,喊了很久。十来年前叫“降低行政成本”,后来换词了。我觉得这个名词替换,可以说是众多A4雕花里的神一品。直接说“降低行政成本”,上岸人立刻能听懂:我的工资绩效单位福利,就是“行政成本”,撤的就是我的藩。但“放管服”这种说法就很好:这是持续社会治理改革的一部分嘛。而且改革前期还能让不少现有上岸人得利(以前聊“订单式动员”时提到过):合并裁撤很多的职能,把这些工作外包给企业。企业们去抓数据调运力生产产品,你们保留拍板权,做个超级甲方。很多原本有可能成为阻力的小山头,立马掌声如雷。毕竟做事难、花钱易。但这些,最终一定会奔着“行政成本”去。不如说,这些“事中事后监管”、“缩编撤编”、“去行政化”、“清单管理”、“城市大脑”等治理创新,根本上就是奔着成本去的。经历过九十年代的应该能明白:公家真不一定会一直养你。一,今年土地财政大概起码要少收2万亿元,估计往后会长期每年少收1万亿元以上;二,留抵扣税少收了2.5万亿元左右。考虑到宽税基、相对低税率、普遍执行的改革方向,以后大概每年也得少收1万亿元以上;三,老龄化。不管怎么延迟退休、“动态”发养老金、“个人养老”、企业实缴,交的变少花的变多,这块也会越来越大;四,政府负债为主要驱动的增长模式。没有兜底社保下,我国居民敢花钱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7213335/answer/27672269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而企业(非金融)的杠杆率过了160%,基本都是拿钱周转垫付,掏不出几个现金;只有政府还能借钱,宏观杠杆率50%左右,算上地方四五十万亿元的隐形债,大概也就70%。换言之,今年收支缺口的3.5万亿元,以后大概是一种常态(但应该不会这么多);企业和居民都相当疲软,能做好合理的税制改革就不错了,再向他们要钱也要不出来多少,还容易带崩;外部增长环境肯定回不去,就算明年美联储搞降息刺激,不确定因素也居多;急速老龄化是个长期利空。真正手上有弹药的,就是政府。但现在环境不好猎物少,子弹不能随便biu。当然,肯定也得省钱。所以重点不是“教师”,而是“退出机制”。远的不说,17年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养老金就过了5000元,而企业平均养老金只在2300元左右。比值肯定一直大于2,个人感觉这几年到了3。20年,财政对城镇职工、城乡、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补贴分别是20.4%、74.5%、39.1%。城乡养老金一个月一百多,补就补了(去年总共也就花了3700亿,月均190元);城镇职工打工人为主,其就业和消费的收益不小(况且企业和居民自己也缴了大头)。搞并轨改革快7年,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补贴从18年的29.9%升到39.1%。收入和支出只相当于职工养老的0.45倍和0.35倍,补贴却是0.85倍。机关事业单位这块,压个10%不过分吧?压工资压绩效是压现钱,压社保开支是压长远支出,压部门编制则可以压预算大项(少做事)。几刀砍下来,实的虚的加一起,一年少花个五六千亿还是有希望的。不少了,之前让六大行挤钱托房地产贷款,也就每家出一千亿。所以先拿老师这个群体来练练手。老龄化压力下,医护需求只会增加,这个系统应该反而会一定程度上扩编;但少子化是摆在眼前的,正好名头上合适。(再说压缩教师也不会轻易触碰社会治理问题)压缩刚性成本(编制规模),继续甩给市场(尤其低社保)。跑通了,其他部门一起来。总之,降低行政成本的事业单位改革、乃至整个体系的精简,11年就启动了。但真正起步也就最近几年。而疫情及经济衰退会明显加速这个进程,很多铁饭碗要么踩个扁,要么缩小一圈。我个人依旧建议上岸,毕竟外面比岸上更难。但上岸的胖友确实不能放松,本地财政、改革、“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都可能严重压缩上岸的收益。是民养国,而非国养民。养不起,最后只能放人出宫。还是希望经济能快点稳住吧。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如何看待石家庄重启全员核酸?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7829590/answer/276776067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年头,要习惯和总路线一起摇摆。严肃点。又封了?没事。又重新选了一次,那就再看一次执行效果。石家庄这次的通告里,有两点提的比较有力度:一,保供。“防疫、保供、保产、保稳、保安全、保医疗等车辆凭证通行”——强调会保障基础运力;“生产企业和在建项目工地实施封闭管理、闭环运行”——保产能;“保供企业实施点对点接送”——强调会专门为产能保障运力;“倡导居民网上购物,实行无接触配送。各区政府将组织保供单位、大型商超直供,及时配送有关物资,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这一项的信号最强烈。政府组织的直供,而且明确说明“及时配送”,这是对运力和产能的信心体现。二,专门医疗通道。文件写明:“产检生育、血液透析、肿瘤诊治、新生儿等特殊人群和突发疾病患者可通过预约方式,实施点对点服务”。能声明高医疗风险群体能获得点对点服务,这也是对医疗分级调配的自信。文件的站位已经很高了,接下来看执行即可。总之,我还是十天前那个想法:不怕选,选了之后好好做就是。怕来回选。否则,一边摇摆,一边几拨自以为有政策影响能力的人吵的不亦乐乎,最后耗到既无保供能力又无医疗储备的状态,在财政压力和数据瞒报下浑浑噩噩地结束。公告说大筛5天,希望5天后能有更长效的政策。

点曹量化私募某家

作者:Deep Van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点艹国内某头部量化私募。1.半年前,深圳某百亿私募老哥拿到了老东家招商证券和该私募的offer,问我去哪好。我想了想推荐了老东家招商证券,理由:1.1 虽然国有券商IT部门一堆狗屁事,但待遇真的不错,他拿到的VP职级可以保证一年80万以上。而且比较有人情味,基本不开人,加上他去的那个团队,领导人好技术强部门绩效好,可以去。1.2 这家J开头的量化私募,IT部门氛围极差,领导时不时群里口吐芬芳,pua加人身攻击如同家常便饭,相比之下,阿里巴巴那套pua简直算得上是儒雅随和。内部沟通如吃了炮药,连研究部门都受不了。1.3 人员扩张过快,两年时间,从100号人扩张到500➕,可桥水管1200亿美元也才1000人,你包括自营才不到1000亿人民币,招这么多人做什么?炼蛊呢?老哥不信邪,去了,然后开始受苦,半年后转正不过,同期入职的IT,大半也没有过。2.该量化私募有个美元产品,在hk加杠杠做中性,结果2021年底到2022年初爆亏,回撤50%以上。3.过去一年多,该私募的超额水平一直排在行业中位数以下,更操蛋的是水下的老产品居然还按超额提业绩,f@ck。这里建议各位不要接他家的IT岗offer,也不要买他家的资管产品。